在职场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有些人,他们的出现就像是一股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情愉悦;而有些人,则像是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你的情绪。
尤其是那种“事后诸葛亮”的人,特别招人烦。
“我早就知道会这样”
“我早就知道会这样”这句话,你在工作中听过多少次?
每当项目失败或出现问题时,一些人就会跳出来,用这句话来显示自己的“先见之明”。
小张是我们部门的技术骨干,但每次项目复盘会,他总是一副“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的姿态。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你们不听我的,看吧,出问题了吧”的优越感。
这种态度,不仅让人反感,更让人感到沮丧。
“如果我当时在,肯定不会这样”
“如果我当时在,肯定不会这样”,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特别耳熟?
小李是我们团队的资深成员,每次项目出现问题,他总是喜欢说:“如果我当时在,肯定不会这样。”
然而,事实上,项目进行时,他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责任。
事后却跳出来指责他人,这种“马后炮”的行为,一次二次,大家都忍了,几次下来,就有人当场怼他:当时你去哪儿了?
市场部的“诸葛亮”
再来看一个例子,就拿我们市场部的王总来说吧。
一次新产品推广活动,由于预算有限,我们选择了线上推广。结果活动效果不佳,王总立刻站出来说:“我早就知道线上推广不靠谱,如果按照我的方案,肯定不会这样。”
然而,当初讨论方案时,王总可是第一个支持线上推广的。这种事后诸葛亮的行为,让团队成员感到非常失望,私下都说这老王没个担当。
王总的性格非常鲜明,他总是喜欢在事后表现出自己的“智慧”。每当项目出现问题,他总是第一个跳出来,用一种“我就知道”的语气,来显示自己的“高明”。
他的心理活动也很复杂,他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但他又不愿意承担责任。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在职场中显得特别招人烦。当然,也很少有同事愿意为他卖命。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缺乏经验。”王总经常用这种语重心长的语气,来教育我们这些“年轻人”。
他的每一句话,都透露出一种“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的优越感。
然而,这种语气,不仅没有让人感到亲切,反而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甚至还有陡然而生的厌烦。
如何面对“事后诸葛亮”
喜欢“事后诸葛亮”的心理或许就跟老王一样吧,即要……又要……。
通常情况下,这种人,当你在询问他意见时,他要不就是没意见,要不就是附和别人的意见,“领导定呀”,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路。
但是出了问题就开始叽叽歪歪,狂放马后炮。这样的人,不遭人恨才怪了呢。
自己没本事,还老是唠唠叨叨,事后诸葛亮,大家白眼都翻上天了,没看到吗?
面对这些“事后诸葛亮”,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要被他们的言论所影响。
让他们说去,完全不用搭理,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这种人招人,人际关系也不会很好。
当然,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盲目跟随他人的意见。
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像他们一样招人,事后跳出来指责他人。千万别做事后诸葛亮。
结语
在职场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他们的出现,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力量;而有些人,他们的出现,却让我们感到烦恼和压力。
对于那些老是事后诸葛亮的人,我们应该学会理性看待,不要让他们的行为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情绪。
记住,职场是一个团队协作的地方,我们需要的不是事后的指责,而是事前的共同努力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