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康鹭新招工广场(原鹭江球场)迎来了招工潮,一位拿着牛仔裙招车位临时工的招工者十分引人注目。
近日,海珠区康乐鹭江片区的综合整治提升迎来大变化。过去的“招工一条街”改为康鹭步行街,每天固定时段禁止车辆通行,既规范了交通秩序,也便于店铺商家营业。鹭江球场则变为新招工广场招工,宽敞的空间可容纳数百人招工或找工作,智能大屏滚动播放招聘信息,大型棚顶遮阳挡雨,带椅子的档位让人有了休憩的空间。
招工场地之变,是康鹭片区综合整治提升的一个缩影,人居环境实现看得见的优化。
▲2023年7月5日,鹭江球场人造草坪已经铺上了水泥,场地上支起了钢结构大棚。
▲2023年8月31日早上8时,正式投入运营的康鹭新招工广场已经人头攒动。
▲2023年9月6日,熙熙攘攘的康鹭新招工广场有序运转。
1983年7月15日,“广州郊区农民摄影展”在北京地坛公园开幕。摄影作品拍摄者都是广州新滘(今属海珠区)田间地头的农民,镜头里展现的是40年前快速变迁的广州农村生活景象,以及其折射出的时代发展印记。康乐、鹭江的影像也在摄影展上呈现,那时的新滘仍是一片水乡风光,康乐、鹭江的农田以种植韭黄、子姜等闻名。
如今,在海珠区国家档案馆内的杨对荣摄影艺术典藏馆里,专门设有《蜕变·康鹭》板块,能够窥见40年来康乐鹭江片区发展的变化(详戳→)。
相传,康乐村得名源于我国山水诗鼻祖、东晋著名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爵位被封“康乐县公”,世称“谢康乐”。中山大学南校区地处康乐村北面,校园因此得名康乐园。上世纪90年代,康乐、鹭江已经从农田逐渐成为市中心区域,中大布匹市场商机蓬勃,康鹭片区的制衣行业及配套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广州著名的“城中村”。
▲2023年4月30日,入夜后的康鹭片区一片灯火通明,不远处的广州塔及珠江新城流光溢彩。深夜,制衣厂里的缝纫机未曾停歇,丝线飞速运转。
康鹭片区制衣厂多采取“小单快返”“24小时出货”模式,相当一部分制衣工人都是日结临时工。制衣厂老板往往收到订单后,再去招聘制衣工人生产出货。
因此,康乐中约南新街康乐小学门前及以东地带,过去每天清晨6时起,街道两侧就被招工老板和工人挤满,形成了每天早晨开始摆摊的“招工一条街”。康乐小学黄校长体会很深:“从早上6时到11时左右,学校门前都是水泄不通,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我天天都担心孩子们回校路上的安全……”
从以上对比图中可以看出,原本因占道招工而拥挤不堪的康乐中约南街在招工点转移后变得宽敞舒适招工,务工人员可在此搭乘免费穿梭巴前往新招工点。
新学期伊始,黄校长和家长们都看到学校门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招工一条街”从8月上旬起转移到鹭江球场的康鹭新招工广场,康乐中约南新街终于恢复了通畅。“孩子上学第一天就对我说,变化太大了。过去四年每天送孩子都是担惊受怕,路上人挤人,挤进学校门口才会松口气,现在可以轻松送到门口,太感谢这个举措。”9月12日下午,康乐小学全体师生家长向康鹭片区综合改造提升指挥部送去了一面锦旗:“整治占道招工保师生平安,优化人居环境促社区和谐。”
▲8月31日,免费的招工穿梭巴每天上午7时-11时发车,开设两条线路(九洲轻纺广场后门——康鹭新招工广场;鹭江商业街——康鹭新招工广场),方便康鹭片区的群众往返新招工广场。
免费穿梭巴往返接送、热水供应、风扇、卫生间……与原来占道摆摊的“招工一条街”相比,8月启用的康鹭新招工广场环境宽敞功能齐全,设有240个带椅子和白板的档位,自带大型棚顶,日晒雨淋都不影响招工。
▲8月31日,手拿样衣的制衣厂厂主在康鹭新招工广场棚内寻找合适的工人。
▲9月7日,雨天务工人员撑伞来到康鹭新招工广场招工及找工作,大棚设施完善,日晒雨淋都不影响招工。
▲9月6日早上8时许,36岁的湖南人刘清杰在康鹭新招工广场直播招工盛况,他希望能用互联网思维在村里做点新事。
▲场内的服务中心和便民驿站,提供招聘、健康等各种专业服务。图片摄于2023年9月12日。
每日早上不到8时,广场上就聚集了数百名招工和找工作的群众。
制衣厂老板老华说很多同行为广场拍手叫好,“这里比较规范,找客户,招长期工和临时工都相对集中,在板上写上需求就行。”
“有了穿梭巴接送后,过来的人更多了。这边不用自己带板凳、牌子,上厕所什么的都很方便。人气旺起来后,我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在路边摆摊了。”制衣厂老板方先生说。
▲在鹭江村开厂多年的60后厂主华文龙表示,他在鹭江新招工广场招到了电剪工、裁床工等四、五个长期工人,新招工广场的不少优点让附近的制衣厂主拍手叫好。
▲9月7日,一名来自湖北的车位工人与他的妻子在工位上合影留念。他每天工作15个小时,月收入约2万元。他表示未来也许会回老家陪孩子读书,但目前对这样的生活状态很满意。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邱伟荣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陈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