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刚:目标管理为何成为管理误区?原因在这里

职场话题 0 44

林正刚(前思科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林正刚 职场心态_职场心态视频_林正刚职场沟通

目标管理”被很多人推崇,看见很多知名企业都宣布业绩目标完成得多漂亮,让大家都聚焦在目标本身,成为一个管理误区。目标是管不了的,我相信很多学员都“深受其害”。开始时,企业没有目标,踩着香蕉皮过日子,滑到哪是哪。

跟着学会一切用数字说话,开始定目标,盯数字,但结果就更痛苦,因为目标永远达不到,最糟糕就是不知道原因。

为什么我们不知道达不到目标的原因,道理其实简单,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我们定好一个季度目标,到了季度末,“结果与目标”还有差距,通常企业就会将这些“结果”数字左分析右分析,然后作出种种“推论”,大吵一顿后不了了之。到了下一个季度,这个场景又上演一次。

问题出在我们忘了一个问题:“结果”是怎样产生的?答案是:结果是行为影响出来的。好像pipeline不足,是因为客户拜访不够吗,还是客户拜访很低效,这个要去认真去检查分析。

要达到目标林正刚 职场心态,必须要观察行为,察觉出跑偏的行为,尽早纠正。只要行为高效,达到目标是必然的结果。

昨天在道场听汇报时,一位学员描述他们团队开会时候的场景,突然他用上“争论”这个词,我的反应就是这种“行为”代表什么,然后我就深究下去。今天一位学员将昨天这个场景有很到位的描述,我就分享她的“三好一改”吧。

林正刚职场沟通_林正刚 职场心态_职场心态视频

「二好:正确的心态。

今日YQ总在分享是提到了内部在进行workshop时经常会出现争论的情况,林老师立马竖起“雷达”,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一个“争论”,林老师总能“出其不意”的指出问题所在。

不得不说,当我听到这个词没有感觉有啥不妥,无法get到这2个词的关键“问题指向”,可能在我的潜意识里,人多探讨的时候偶尔会出现“小摩擦”是正常的。

说到底还是自己功力不够,这些下意识的词汇无法第一时间就背后本质的问题,更不能意识到这和心态是由相关联的。

通过YQ总的反馈发现大家的是因为对leads和客户清单由谁负责管理而引发的“争论”,林老师很“犀利”的反馈:有些东西是不需要争论的,客户清单和财务数据一定由财务来进行管理。有些是对是错,从一开始就已经定义清楚了,无谓的争论只是浪费时间。

而争论到底意味着什么?代表相互探讨的人你不听我的,我不听你的,相互排斥,大家都是站在各自部门的立场,带着“官本位”的心态,彼此之间建立了一道厚厚的“部门墙”,而引发的争论。

在《道场201》开始初期,我们也发现在职场当中的跨部门协作中也经常会有部门墙的情况出现,实际不是大家刻意而为之,而是发现有些东西是无意识的存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当时林老师也一直跟我们倡导要推倒“部门墙”林正刚 职场心态,拒绝“本位主义”。

通过几次的workshop,明显看到我们的变化,大家更开放了,更透明了,也无玻璃心了,探讨也都只是在同一个场景下输出共同的目标。现在回头想想这些场景的变化的底层逻辑还是来自心态,大家的心态变得更积极正向了,所谓的部门墙和官本位也就无形在消失了。

就像林老师说的,在一个工作室中大家的认知可能不一样,但我们一定要保持空杯的心态,好好听听别人的意见,我们的认知不代表一切,要沉下心来听听他人的结论和反馈。

而在一个团队中,有负责销售的,有负责交付的,我们要站在彼此的角度上去了解对方的工作是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来帮助到对方更快速的完成目标,怎么让整个l2c的业务流能更快速高效的运转。

真正的对同事的工作感兴趣,我感觉这又回到了老古话说的“做事先做人”的逻辑中,只有先学会怎么做人,才能把事给做好,当我们对他人的工作感兴趣,并且真诚的去了解,我们自己的视野也会像“佐罗圈”越画越大。

而职场就是一个大的工作室,一旦我们进入到这个工作室中,我们都要互相鼓励对方,作为“馆长”,我们要时刻关注馆里的每一个成员,照顾弱势群体,确保每一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意见。

大家的意见叠加起来的合力就是1+1=3,但如果我们整天争论,互相打压,这个力的功力一定会缩减成1+1=0.5。而我们也会发现,常常面临的“不和谐”的场景,实际就是争论下引发的“导火线”,当争论不存在,这跟导火线也就永远不可能存在。

今日的道场第一次感受到心态无时无刻不穿插在工作和生活中,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醒自己时刻保持正确的心态,不断练习在一起工作,打造共同工作的高效环境。」

所以一切都是心态,员工的行为代表他的心态。CEO/管理者必须要洞察这些行为背后的心态,及时引导,及时反馈,才是培养高效行为的主要方法。

要达成目标,必须关注目标背后需要的行为,高效的行为才是目标的保障。而高效的行为来自于正确的心态,只有心态调对了,与之配套的高效行为就能够跟上来。

好,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