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季到了,热门新片接连释出。
其中就包括这部头号种子选手。
阵容豪华,话题劲爆,涉及出轨、潜规则、顶流塌房……
上线前,早已拉满了期待。
上线后,拿奖呼声更高了。
这是奥斯卡4次提名导演托德·菲尔德暌违影坛16年后,自编自导的新作。
让「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二度获封威尼斯影后。
被《好莱坞报道者》评为其「演员生涯的又一巅峰。」
烂番茄新鲜度97%,IMDb8.2分,成绩亮眼。
真的能捧回小金人吗?
快跟着鱼叔一起来验验货——
《塔尔》Tár
这是一部伪自传电影。
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女主塔尔,有着夺目的头衔。
世界著名音乐家,德国著名乐团史上首个女性指挥家。
EGOT(艾美奖、格莱美奖、奥斯卡奖和托尼奖)大满贯获得者。
开场的媒体采访,全方位展示了她作为顶流的声望和地位。
她绝非浪得虚名。
科班出身,起点极高,曾花五年采风,研究民族音乐。
之后一直在顶尖管弦乐团担任指挥。
完成难度最高的《马勒第五交响曲》后,便会正式封神。
乍一看,她就是当下备受吹捧的那类「清醒大女主」。
作为艺术家,对音乐见解独到,从不跟风。
作为领导者,做事高效,有极强的判断力和执行力。
同辈中能立威,对下属严用人。
像所有成功人士一样,她高度自律。
为了保持最好的精神状态,坚持跑步、节食。
回家后,依然全心扑在钢琴、作曲上。
但,这样一个完美的形象,随着故事的展开开始出现裂痕。
她行事独断,堪比霸道总裁。
常常假装是在询问别人的意见。
但真的听到对方与自己意见相左时,她就歪头瘪嘴,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
她不动声色地PUA乐团成员。
要求所有人必须在自己的掌控下。
要是她觉得谁不够忠诚,就以年龄大、专业度不高为由将其辞退。
完全不顾情面,也不遵循集体投票的规则。
而更有争议性的是她对于女性话题的态度。
受访时她脱口而出,不觉得女性音乐家有什么困境。
组建的手风琴指导协会,对外声称是为女指挥家提供商业援助。
私下又出尔反尔,提出不应该局限于女性成员。
她和女伴侣结了婚,组建了家庭职场上位潜规则电影,有一个女儿。
但在为女儿维权时,却会称自己是孩子的「父亲」。
可以说,并不符合大众对于一个性少数女性公众人物的期待。
种种问题,都为塔尔的坠落埋下了定时炸弹。
但塔尔的塌房,并非一夜之间。
而是一步步陷入四面受敌的境地。
影片早已在细节上铺满了伏笔。
塔尔的真实面目是一个利用职权潜规则女性的「围猎者」。
无数年轻的钦慕者仰望她的光环。
她也乐在其中,给对方不必要的暗示,施加小恩小惠延续关系。
媒体访谈结束后,塔尔遇到一个热情的女粉丝,两人只是站着聊了会。
回到酒店后,塔尔以自己练琴为由支开了助理。
当晚也没有接听妻子的电话。
不久后,女粉丝的包出现在她和妻子的家里。
塔尔和助理也关系暧昧。
她会在乎助理是否介意自己提到妻子。
对助理抚背、拥抱、亲吻,举止无所顾忌。
乐团新来的年轻琴手试演,原本是纯粹听音的盲选,塔尔却「看脸」。
试演前,她在卫生间看到了对方年轻靓丽的长相,立马心动。
趁对方上厕所时,她低头记住了对方的鞋子。
试演时给的高分,也完全是因为帷幕下相同的鞋子。
塔尔的妻子并非不了解这一状况。
塔尔夜宿不接电话,谎称睡死了。
妻子直接戳破谎言。
她们其实也是这种关系发展而来。
只是,她逼迫自己接受了这样的塔尔。
影片并没有正面呈现这些关系不堪的一面。
只是隐晦地点到为止,看上去只是塔尔清教徒般的克己生活中几个不起眼的涟漪。
但这些涟漪之下,却藏着一个深水炸弹。
克里斯塔,是塔尔交往过的众多年轻女孩之一。
片中,她甚至没有正面出现过,却成了塔尔最大的心魔。
她不甘于被抛弃的命运,一直追着塔尔死缠烂打。
疯狂发送电子邮件,以自杀相胁。
故意隔空喊话,寄去暗示性的匿名邮包。
篡改维基百科,说她是塔尔的缪斯。
还不断邮件轰炸塔尔的助理,说自己被逼到了绝境。
塔尔没有任何回应,她只是删除邮件,扔掉包裹。
但这些信息被助理看在眼里。
意识到某种相似性,她感到些许不安。
她一度对塔尔的要求阳奉阴违,没有删除邮件,但最终还是被发现了。
为了安抚助理,塔尔暗示可以让助理担任乐团中的重要职位。
助理以为自己的才华终于被肯定,兴奋不已。
可最终发现,自己还是被愚弄了。
塔尔的兴趣,已经转移到了另一个年轻女孩的身上。
助理失望至极,选择了离开。
但令塔尔猝不及防的是,克里斯塔自杀了。
显然,死因直指顶流艺术家的潜规则内幕。
塔尔瞬间丑闻缠身,身败名裂。
妻子也表示再也容忍不了了。
而最令她痛苦的是,她投注了所有心血的《马勒第五交响曲》,被一个她根本看不起的同事演奏。
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误以为影片主旨就是揭发性丑闻,鼓舞觉醒者。
「MeToo」运动后,类似的影视作品并不罕见。
大部分都是通过下位者的视角,讲述从受害到反抗的经过。
但,《塔尔》完全不同。
此片叙事完全以塔尔为核心。
凯特·布兰切特不仅贡献了出色的演技,还专门学习了德语和指挥。
她赋予塔尔的生命力和信念感,反倒让这一角色魅力十足,平添好感度。
情节也完全避开了赤裸的性关系,重心放在一个天才指挥家对音乐如痴如醉的热爱。
并一直灌输给我们这样的认知——
塔尔的情感关系存在瑕疵,但她对音乐是忠贞不二的。
以至于结尾,塔尔被驱逐出顶极乐团,剥夺了首席指挥官的资格时。
观众并不会觉得快意,反而会有一点惋惜。
甚至因为关键情节的缺失,会怀疑她是否是被构陷的。
这种感觉是不是有些熟悉?
显然,影片无意讲述女版韦恩斯坦的故事,而是想要展现「取消文化」甚嚣尘上的文化环境。
尽可能用冷静客观的镜头,节制有度的叙事,辩证地审视取消文化。
一方面,认可了取消文化有其积极意义。
那些被批量删除的邮件职场上位潜规则电影,浓缩了受害女孩的命运。
被操控、利用带给人的伤害是深远的。
若塔尔不受影响继续掌管乐团,必然还会滥用职权,毁掉更多女孩的人生。
另一方面,影片也对取消文化的后果流露出担忧。
片中,有一幕极具现实讽刺意味的场景。
塔尔给学生上课。
学生说他无法欣赏巴赫,理由是他作为黑人和泛性别者,无法接受白人巴赫的厌女世界观。
因为巴赫生了20个孩子。
塔尔十分惊讶,作为老师,一开始耐心劝说他不要被政治立场限制了审美视野。
专门弹给他巴赫听,恨铁不成钢地纠正他的想法。
但最终,学生愤而离场。
塔尔被拉下神坛后,课堂上的一幕也被人恶意剪辑,传播到网上。
给塔尔贴上了种族歧视、厌女的标签,引来很多自由派的围攻。
而影片结尾,展现出的是塔尔可怜、无辜的形象。
塔尔失魂落魄地回到家,看着自己儿时的音乐录像带,泪流满面。
后来,她在东南亚没名气的乐团指挥,却仍然保持着同样的热情。
究竟该如何理解取消文化的复杂性呢?
影片借助塔尔的形象,给出了新颖的视角和深度的展开。
其实,很多看上去与性别、种族、取向有关的争论,本质上还是阶级和权力问题。
塔尔最重要的一层社会身份,不是性少数,也不是女性。
而是金字塔尖的特权人士。
因而,她才会那么理所当然地漠视普通女性的困境,否定女性职场天花板的存在。
也正因为她对弱势群体缺乏同理心,她滥用权力,最终酿成了女孩自杀的结局。
多年后,她去东南亚按摩店,无数按摩技师跪坐着、拿着号码牌供她选择。
明知不对劲,她还是下意识瞄准了自己喜欢的长相。
正像现实中,欧美权贵女性代孕生子已成为一种流行。
她们对代孕背后的剥削,根本视而不见。
片中,塔尔与反对巴赫的学生对峙时,抛出一句「我是中产阶级女同」。
意在呼应学生的少数族裔、泛性别者身份。
但她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前半句的「中产阶级」。
塔尔的精英地位决定了她无法与弱势群体共振。
片中还有一个相似的场景,是塔尔与她的老师讨论哲学家叔本华。
这时,塔尔的立场完全变化了。
老师引用叔本华的名言时,塔尔却反驳,「他曾经把一个女人从楼梯上推下去。」
这次轮到老师嘲讽,「他的个人生活和他的工作有什么关系?」
可见,面对权力上位者的老师,塔尔才被「打回原形」,以女性视角看待问题。
影片将塔尔捧上「大师」的地位,为其作「传」。
也就意味着可以将塔尔的经历与巴赫、叔本华作类比。
塔尔不再像以前的大师一样,因为艺术成就获得道德上的宽恕。
这其实也了潜在地道出了取消文化的本质——对文化传统和历史基因的重塑。
无人敢游泳的池水,往往始于一只不起眼的鳄鱼。
回过头来看,真的是取消文化毁掉了塔尔吗?
对权力的滥用和对弱势的迟钝,不就是自我堕落的开始吗?
从这个意义上看,这部影片实则完成了对「取消文化」小心翼翼的正名。
在JK·罗琳被自己创造的魔法世界除名之后,取消文化完全被妖魔化为一个负面词汇。
被认为是过度追求政治正确的网暴狂欢。
却忽视了除了畸形的舆论外,它一开始究竟是为何种意义而存在。
这意义并不在于她跌下神坛,被群起而攻之的那一刻。
而是她回到童年的小屋,被家人叫出真实名字的时候;
是她独自在东南亚按摩店,在近乎性交易的一幕后想到从前的自己,突然狂吐不止的时候;
是她作为一个普通老师,重新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的时候……
比起高雅明亮的指挥台上傲然睥睨的辉煌。
恰恰是这些微小的时刻,塑造了塔尔的新生,完成了文化的枯木再生。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