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入围面试的考生们参加面试的日子。
3道题,15分钟的时间,将决定他们近一年来的辛苦是否有收获,甚至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为了能在激烈竞争中胜出,不少考生会参加各类培训机构的强化班,增加自己成功的砝码。
近日,公考面试结果张榜公布,参加培训班的考生中,错杂着失意与得意。
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考生认为,只要条件允许,他们愿意在培训班上花钱,甚至花大把的钱。
毕竟比起好的结果,这点花费是值得的。何况,如果没考上,这些钱还会被退还一部分。
最近,记者走访调查了一些考生和培训机构,看看动辄数万甚至几十万元的费用,到底有没有让那些考生如愿以偿。
愿意砸钱的考生
面试结束后两周,最终录取人员名单公布,但此前参加了某培训机构面试培训、满怀希望的考生王悦和张华,都没有考上。
大学毕业生群体中依旧盛传“三分天下”的说法:“三分之一考研,三分之一考公,剩下的找别的工作”。
考公务员,是很多人的首选。为此,他们拼尽全力,同时求助于市场上的各类线上线下考试培训机构。
“被逆袭了。”笔试成绩第二的张华,面试落榜,他觉得自己作为第一个面试者因此得分不高,“自己这次运气有点差”。
同样失落的王悦则觉得这次的考题有些偏,虽然培训时押到过类似题目,但按照老师教的答题思路作答,成绩还是不太理想,得知别人的分更高,她有些吃惊。
但在两个月前,张华和王悦都对这场面试抱有极大信心——今年2月,他们都进入了国内一家著名培训机构的杭州总部。
每年国家公务员笔试成绩一公布,各地公务员面试培训就开始紧锣密鼓地接受报名。当时还是春节前夕,但培训机构带着考生加速运转。
据了解,面试培训班的费用一两万元起步,高的在二十万元以上。
比如有的培训机构推出的“一对一直通车系列”,费用在二十万元以上,号称有优势师资和封闭环境,更有专人提供日常生活学习服务。
在张华他们报名的培训机构,年前只有两个班,年后最多时有十多个班。记者此前曾去旁听,二十几个平方米的教室里摆着十几张桌椅。教室四面贴着“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之类的口号。
据介绍,学习时间一共7天,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赶来的,机构提供住宿。他们每天学习9小时,上午理论知识,下午和晚上模拟练习。
教室前部的桌椅被摆成了3个三角形,9名考生三人一组。讲师陈杭在台上给学员们进行讲解,考生们紧盯着面前的黑板。陈杭讲完,小组成员轮流演练,必要时,陈杭会介入演练分析答题方法。
张华笔试培训就是在陈杭班上念的,算是“熟人”。但第一天面试培训结束后,他曾发朋友圈:“心态崩了”——相较于主要以精准刷题为主的笔试,面试完全不同。“上了课才知道里面有这么多门道。”
培训班的套路
对于已在公考培训行业征战多年的张凯来说,张华在第一堂课后的感受,再正常不过。
相较于笔试,能把报名参加培训的考生们最终送上面试成绩榜首,是各大培训机构最具市场说服力的证明。
“笔试就是将考生培养成高准确率的刷题机器。”张凯对考生们的心理早已了然,他告诉记者,面试更看重考生的个人反应、学识、思路和眼界。有时还要看考生是否与考官“投缘”。“考生或许回答得天衣无缝,但未必能得到考官们的认可。”
在他看来,这个行业在面试前提供的培训,是短时间内将考生打造成被考官们认可的人。
“说穿了,这培训就像流水线。”张凯说,这是正常的市场需求,培训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考生们变成没接受过任何培训一样,既能被录取,又显得纯天然。“如果考官一眼就看出这个考生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打分时可能会有折扣。”
然而面试毕竟带有主观色彩,再多的准备也未必有用。因为这种不确定性,目前大部分培训机构的面试培训套餐中,都有着类似的条款:面试成功费用全收,面试不成功则退还三分之一或更多的培训费。除此之外还有特殊的协议班,没考过的学生甚至可以全额拿回费用,当然价格也要高出很多。
记者了解到,班级人数、上课时长、师资力量是影响培训费用的主要因素。
如果能考上,对考生们而言,钱不是问题。张华这次花费了近三万元的学费,因为没有通过,最终被退还一万元。而王悦的学费更贵。
张华苦笑:有些事,不是靠砸钱就能成的。
面试官的“免疫力”
那面试者如何看呢?
徐平是一名我省税务系统的公务员,以前参加过某机构的面试培训,考上了,工作后也多次面试过考生。
在他看来,考生参加培训很正常。其实“接受过培训的人一眼就能被我们看出来,他们绝大部分比较程序化、套路化。”
徐平说,如今大部分进入面试环节的考生都会参加培训,没有培训过的反而让他们觉得稀罕。
同时面试技巧培训班,面试官会有意识地针对培训过的考生,进行“套话”和“反套话”。
徐平说,这些年来,考官对那些接受过培训的考生也有了很强的“免疫力”,如果考生一上来就被看出接受过培训,考官很快会有反感心理。
这一点,记者从另一位杭州某机关单位人事组织部门公务员臧鹏处得到了同样的回应。他发现,其实入围面试的考生差距并不大,毕竟笔试是公平的。“面试比较灵活,但谁是真正的人才,常年从事人事工作的面试官都能辨别,因而基本不存在被考生短短几天的培训误导或者忽悠的可能。”
臧鹏说,面试中考官会更喜欢那些思维清晰、回答灵活、抓住关键的考生。而对于那些回答中过于成熟、思维固化、语言表达刻板的考生,听上去回答得很好,也注重礼仪,“但不会是用人单位首选的对象。”
对此,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考生选择培训以及培训机构提供培训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面试只是一个环节,真正体现录取者价值的还是在工作之后。“关键还是在于用人单位的面试官是否能很好地把握住人才,而非培训机构提供了什么样的课程。”
随着考试结束,很多培训机构的教室已看不到一个考生。
不过这份冷清也只是暂时的,4月6日这里又将迎来事业单位招生培训,这些地方,又会热闹起来。
新华社资料照片
培训机构押题
真有那么神吗
业界知名度、押题率、口碑、收益……无一不与考中率密切相关。
这成为公务员考试考生们选择培训机构最为重要的参照——考生要考分,机构要赚钱。
目前,重大考试泄题可能性极小。怎样才能尽可能押中题呢?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市场占有量较高的培训机构,不但有自己的大数据库,而且会根据相关考试机构、用人单位的关键人员动向等各种门道,来推测出题“套路”以及应对方式。
大数据库只是基础
2017年底的考研数学考试中,有考生称存在泄题嫌疑,随后相关部门对培训机构和讲师进行了调查。最后,教育部考试中心回应:此消息不实。
押题率,一直以来都是各大培训机构以及考生们最为关注的要点。考研如此,考公亦是。
近年来,各大培训机构都会在宣传中提及押题率。
那么这押题率到底是源于培训机构棋高一着,还是真的有泄题嫌疑?
“其实今年的国考,我们就押中了考题。”浙江某培训机构负责人王敏的办公室里,他跟记者坦然聊起2017年底那场倍受舆论关注的研究生考试疑似泄题事件。
在他看来,如今凭借机构培训,在实考中考生押到考题并不鲜见,不论考公还是考研。他们几乎每年都会有此类情况,也因此被调查过。“当然这些考题也不可能一字儿不差押中,只是大致类似。难的不是一次两次押中,而是你要一直能押中,这才是本事。”
他说,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自己的一套大数据库。
记者了解到,国内各大培训机构最初只是将大量考题汇总起来供学生刷题,再借助讲师指导来提升学生在刷题时的速度和准确率。
他举例:今年考公政策出台后,根据变化,他们公司组织了数百人集中研究,调整考试培训模式和考题方向。
但事实上,仅凭这些调研和大数据库并不足以支撑各个培训机构,更何况大部分培训机构并无太多的人员、资源实力。
于是,能准确把握可能的出题人员的动向和个人特点,就成为某些培训机构公关人员的重要工作。
新华社资料照片
“福尔摩斯”般推断
那么,这些机构在无法直接获取信息的前提下,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推测出题者或考官的?
作为国内知名考公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张凯的从业履历让他在行业内名声鹊起,成功关键便是他拥有大量“资源”,以及时刻对这些“资源”的关注。
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几乎都要关注一批就职于各用人单位的关系对象。并且,他们对这些“资源”的动向,都有着如福尔摩斯般的敏感,特别是在考试政策、时间等关键点公布的前后。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我们基本能预计到国考和各地公考的时间。”张凯发现,每当这些考试时间临近,有些往年参与公务员考试出题或监考的人员,就会“消失”一段时间。“比如他们的朋友圈会突然停更、电话打不通等。”
这就预示着“消失者”可能已被抽调去出题或接受考官培训了。
记者从多个培训机构了解到,他们确实会根据某些机关单位人员的出现频率,来推断这些人是否被组织去封闭出卷或接受考官培训。并借助对这些人的了解,有针对性地深入分析“消失者”曾经出过的题目,以及他们个人的关注偏好、出题倾向,评估出有可能出现的考试题目或角度给考生。
“从正面获取考题或面试官名单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通过这些细节,可以推测一些线索”。
此外,考卷并非临时印刷封存,而是会提前数周。所以只要考试时间一公布,培训机构团队又会根据经验查找各大时间节点,结合各节点期间的各大政策热点等信息,来估量考卷中有可能出现的政策性或事件性考题走向。“很多都会出现在考题里,这种做法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蛮有效的。”
神秘的授课老师
以上形式主要还是侧重于笔试环节。而面试环节,则套路更多。
记者了解到,国内一些公考培训机构在面试名单出来后,会有“职位保护”招生策略。
一般而言,一个岗位的面试入围者会是笔试前三名。参考这种策略的培训机构面试技巧培训班,按照报名顺序,就只招收该岗位三名入围考生中最早报名的一个,为最早报名的考生排除同岗位竞争对手。
进入培训机构后,同一系统或同一岗位,但不同地区的考生会被纳入同一个班级。
不同班级授课讲师级别档次不同,有的甚至是一对一服务,这取决于考生所选择的培训套餐价格。这些套餐价格从每人几千到数万元不等,受培训时间也从一周到一个月不等。记者了解到,主力套餐一般都在15000元上下,这个价格报名者最多。
此外,和笔试培训一样,各大机构也会暗中观察一些“资源”的动态。不过在张凯看来,以上这些在业内还都算正常,关键在于培训过程中,最后几个阶段的“授课老师”是谁。
在最后冲刺阶段,比较有实力的培训机构会为每位考生提供模拟面试,全部按照实际面试的场景来布置,甚至模拟面试中的面试官,也很有讲究——国内一些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培训机构,都请一些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来授课,当然不可能是招人的单位。
这些被邀请来的老师中,有的曾当过面试考官,有的是曾在考生的面试单位工作过的“校友”。他们熟悉用人单位的思路和工作性质。
这些人具体是谁?在哪些单位?什么岗位……这算是每个培训机构的行业机密之一。
在一些培训开展的同时,培训机构也会有意识地教授考生掩饰自身接受过培训的语言技巧。
虽然套路满满,但王敏觉得,这些做法甚至有反作用。“市场能给予考生更详细科学的培训,考试院也就必须提升自己出题水平,才能避免被市场看透。同时,面试官又哪有吃素的,这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多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