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换一次工作呢?一年,两年,还是更久?某机构对2800多名职场人进行了调研,发布了《2019年雇佣关系趋势调研报告》,在最新的雇佣关系调查数据中,受访白领对当前企业的整体忠诚度普遍较低,有七成受访者是在入职三年内选择离职,还有近五成白领表示需要随时待命。
几天前,在悟空问答里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一家新公司干了两三年之后,就有种干不下去,想辞职的感觉?这和我身边一个叫小许的朋友特别像,她是个90后,在一家公司待不了两三年,必定要跳槽走人,其中还不乏有优质的公司。我也曾经问过小许,为什么总是频繁跳槽?小许回答说,也不算太频繁,她每家公司都尽量待足了一年以上,从满怀期待到斗志昂扬,最后兴致恹恹,当觉得上班已经不能带来一丝快乐,且都是让人不舒服的感受的时候,就是辞职的时候。但说到具体的原因,小许自己也有些迷茫。我想,大概其他人也都如小许一般,所以才有了悟空问答上的疑问。
在看到这个疑问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和大家一样,是因为厌倦,婚姻关系里有七年之痒,大概,在职场,这个痒,就是三年吧,无论是公司之于员工,还是员工之于公司,都进入了倦怠期!其实要解答这个问题,有个概念很契合,那就是峰终定律!在解释这个概念前,我们要先来划分一下职场的时间段。
01关于职场时间线,可以如何划分?
假设你在一个公司的年限是三年职场三年之痒,这三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呢?在了解峰终定律给出的答案前,我们要先解决这个问题。
1.第一阶段:磨合期
无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跳槽新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同事和新的任务,肯定会有一个磨合期。时间有长有短,有的一个月,有的一年,但一般来说,都不会超过6个月。
磨合期,以前是指机械零部件在初期运行中接触、摩擦、咬合的过程。现在呢,是形容两件事物或组织内部运作的互相熟悉适应的时间段。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实说的就是人在与世界的磨合中,不能随时调整状态,最终被抛弃的一类人。
在这个时间段,职场人的情绪会有什么变化呢?期盼——恐慌——兴奋——自如,这是磨合阶段会经历的心理波动。
要判断是否度过了磨合期,只要看三点,环境、人事和工作:
这个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心中的一块大石放下了,会出现入职新公司的一个情绪体验高峰。
2.第二阶段:发展期
这是一个享受职场的过程,你会遇到挑战、机会、认可,也会遇到挫败和质疑,惊喜有之,沮丧亦有之。一般来说,这一阶段的时间大概在6个月—2年之间。
冰山模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包含了知识、技能的冰山上部分,以及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的冰山下部分。这也是职场人在发展阶段的一个情绪体验变化。
在发展阶段,你有可能会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诺贝尔奖获得者瓦拉赫研究发现,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找到最佳点,才能使智能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取得惊人的成绩。所以在这一阶段,你还会迎来职场情绪体验的一个高峰,比磨合期更高的高峰!
3.第三阶段——倦怠期
好了,这个时候你大概已经在一家公司至少已经工作了一年以上了,很可能是两年,也可能是三年。你会发现,你想辞职了,你提不起劲了。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Freudenberger研究发现,社会服务性职位需要较多的情绪性工作,面对较多人际压力源,长年的精力耗损,使得工作热诚容易消退,进而产生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持负面态度的症候,他称其为工作倦怠,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职业倦怠就是,你有工作的能力,但却失去了工作的动力。有一份《职场人厌班情绪调查报告》显示,上班族“丧班”(讨厌上班却不得不上班)现象严重:有40.6%的人自称“丧班晚期”,32.3%的人自称“中度丧班”,只有27.1%的人自称“没有/轻度丧班”。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我们对工作前景失望时,我们失望的其实是自己的能力,令人恼怒的不是要在工作中处理那些破事,而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只有处理那些破事的能力。
在这一阶段,你的职场情绪体验会出现低估职场三年之痒,也就是一个负的高峰。
02职场时间抛物线有了,是时候让“峰终定律”出场了!
看清了职场的三个阶段,从高峰到低估,你会发现,这段经历是一条抛物曲线,对,就是峰终定律上的那条抛物线。
1.什么是峰终定律?
这个定律来自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内曼,他认为,人们对一件事的印象,往往只能记住两个部分。一个是过程中的最强体验,峰;一个是最后的体验,终;过程中好与不好的其他体验对记忆差不多没有影响,这就是著名的“峰终定律”。
关于峰终定律,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宜家。宜家的“峰”体验就是购物过程中便宜又好用的小惊喜,而它的“终”体验就是那个出口处的1元冰淇淋。
这条定律表明,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对一项事物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与终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时间长短,对记忆基本没有影响。
2.峰终定律在职场抛物线上的作用
现在,我们就来给出一开始的答案:为什么在一家公司待了两三年之后,就有种干不下去,想辞职的感觉?
根据职场时间线所画
我们先来看一下,根据职场时间线所画的抛物线,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个正峰值,一个负峰值和一个终值,据此,根据峰终定律,就不难分析出原因了。
原因一:正峰值小于负峰值和终值之和
这是我图中所画的情况,我们可以先来举一个例子:一个经常做好事的人,曾经或许被授予高荣誉的好人榜,但有一天,他做了一件坏事,这件坏事直接毁了好人的人设,甚至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这最后的坏事,那么,之前所有的好都不再重要。这就是负峰值和终值的力量,翟天临的博士论文事件,直接否定了他所有的演技;李小璐的头发门事件,也质疑了她曾经的善良……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曾经在工作岗位上笑过的,或许是领导的一次表扬,或许是同事的一些暖心行为,也或许是战胜自己,做出新的业绩的荣耀……你肯定曾经觉得公司人性化过的,觉得公司是个有发展前景,合适你的公司,一定有过的,不然你不会选择它。但这不重要,这一切的峰值,当都小于你最后倦怠时期的负峰值时,当你的终值停留在公司的种种弊端时,你想不起来,曾经对公司的认可。
到最后,你所能记得的,就是再也无法忍受这糟糕的公司了,一定要辞职。你能对公司、老板、同事的劣迹如数家珍,却想不起来曾经并肩作战时的愉悦。就像你去一家餐厅,一进门就送你一盘果点,你很开心,但后来上菜速度慢,口味也很差,餐具还不干净,你会很生气,果点带来的惊喜,早就没有了。大家看过《剑王朝》没有,烂尾了,成为了你对该剧最后的印象。
原因二:无峰值有终值,且终值不理想
设想一下,你的工作中,这两三年来,就像一条直线,索然无味,但突然有一天,出现了断崖式的负值,直接到了终值,就像数字中的“7”,不是平平淡淡,就是生不如死。
职场中也是如此,在你做出辞职决定的前一刻,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让你心寒难过,让你迫不及待想要逃避,或者是急不可耐地想要做出一些反抗。这些终值可能是:
……
一次中午,你去常去的一家餐馆吃饭,你不见得多喜欢这家餐馆,只是离公司近,价格又公道,于是点了和以前一样的菜,付账的时候却要多收你10元钱,你愤愤不平,觉得老板坐地起价,可是老板告诉你,猪肉涨价了,所以成本要上涨。这些理由你都不会听的,你也不会再记得之前餐馆带给你的那条直线,你只会记得那上涨的10元钱,这就是终值。
公司的老板们常说,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因为公司留给你的结果不好,所以你无法再忍受,一定要辞职。
原因三:无峰值也无终值
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我在悟空问答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问题:工作轻松,整天无所事事,要辞职吗?是的,有一类人,他们的工作可能就是喝茶看报聊天,就像老年退休生活一样,没有波澜,没有目标,没有憧憬。他们不再是“7”,而是大写的“一”。
这样的工作状态,一年你可以忍受,两年也许能熬一熬,但是三年……作为一个年轻人,你开始为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呐喊,不,你要的是曲线,不是直线。这个时候,有人就会背水一战,选择辞职。
以上就是答案,你的峰值和终值,决定了你继续在原公司奋斗,还是辞职不干。
03那么,如何用峰终定律解决职场倦怠,打消辞职念头呢?
既然峰终定律是影响人辞职的关键,那么,我们也可以用此定律,解决职场倦怠问题,让两三年就想换一个单位的循环,能有更大的半径。
1.绘制职场流程图
第一步,就是要绘制职场流程图,就是根据时间或者事件节点划分,在某个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职场效果。比如半年内要在公司实现独立项目执行,一年内要涨薪,两年内要有地位的明确提升等,简而言之,就是你在一个公司的职业规划,你想要得到什么,实现什么。
有一种图叫甘特图,即以图示的方式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基本是一条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活动(项目),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
在规划特定项目时,我们可以借助先解释一下SMART原则,即(S=Specific具体、M=Measurable可度量、A=Attainable可实现、R=Relevant相关性、T=Time-bound有时限):
绘制好流程图,我们才好找峰值和终值。
2.寻找“峰”值和“终”值
第二步,在画出流程图之后,我们要从中找到自己的正峰值,和正向的终值。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不好的情绪,但只要这些情绪体验被正峰值多碾压,你就不会再记得了。我们要做的,就是:
3.细化“峰、终”体验
第三步,就是在我们确定峰终体验之后,再进行细化,这里我们介绍4个方法。
(1)制造职场仪式感
什么是仪式感?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在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奥黛丽·赫本每当感到心绪不宁时,就会专程乘车来到蒂凡尼珠宝店门口。穿上美丽的小黑裙,一边吃着手中的面包,一边目不转睛地欣赏着蒂凡尼珠宝,随之感到心安。这就是仪式感。
当你面对工作中的不顺心时,制造一个仪式感,每当这个仪式完成的时候,告诉自己,一切都要过去。比如有的人会在烦闷的时候抽根烟,有的人会点一杯奶茶,有的人就会吃一块甜点,这些细节都是职场的仪式感。美剧《绝望的主妇》里有这样一段话:很多人的生活之所以平淡无趣,其实是缺乏了仪式感。
有的人会说,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搞这些?你错了,以前我们说做新媒体要有仪式感,指示关注、推送时间、欢迎语……在职场也是如此,在《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里有一句话:在时间管理上,仪式感是一条明确的分界线,将人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划分开来,他把这段时间叫“神圣时间”。
民国才女林徽因,在夜晚作诗前,或沐浴焚香,或在一盏茶,一把琴,一本线装书中享乐。这就是仪式,仪式感有时候能给人带来无限的灵感。
德国作家洛蕾利斯写过一本书,叫《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书里说: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
所以,在职场,用仪式感让你真切的感知工作,热忱地面对工作,仪式感会让工作变得有趣和值得纪念。
(2)突出重要性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必然是重要的事情。你想一下,一年365天里,哪些日子你记得最清楚?肯定是生日,或者纪念日,总之,是对于你来说重要的日子。只有把工作中峰终值的重要性突出,你才会牢牢记住。
《中国机长》这部电影里,我们看到机组人员的专业度挽救了很多生命,这也让有些觉得平时训练无关紧要的人,意识到了专业的重要性。日后在训练中,就不会得过且过,不会随心所欲。
我们假设一个职场的场景,老板要开会,如果同事随口和你说一句,要开会了,你会重视吗?你可能觉得他在骗你!但如果是正儿八经地全公司通知,你就会知道,哦,原来开会是真的,你才会真的重视开会的时间。通知方式的不同,就把重要性凸显出来了。
我们在突出重要性时,可以做到两点:
(3)制造惊喜
记得要给自己制造工作中的小确幸,正如《小欢喜》里的一句话:可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总是在你最痛苦最难熬的时候,就突然跑出来一件好事,就突然给你一个惊喜,正因为有这个惊喜,你才有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惊喜,即是意料之外的收获,是在你期待之外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
工作中因为有惊喜,才会让你对上班有了美好的想象。
(4)增强对利益和情感的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实现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它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规范所采取的自觉接受、自愿遵循的态度及甚至服从。
公司里经常有同事说,三观不一致,所以不能做朋友,也不能做同事,无法在公司继续待下去,有时候,价值的出入,会直接导致峰值变负,终值变差。
04总结
大家为什么喜欢看好莱坞?因为其中的情节设置,有层出不穷的小高潮和最后的大高潮以及最终的彩蛋峰值和终值都让你回味无穷,所以才一次次走进电影院,欲罢不能。
汉武帝刘彻时期有个妃子叫李夫人,生前,婀娜多姿,能歌善舞,深得刘彻的喜爱。可是李夫人命薄,入宫没几年便重病在床,形体枯槁,容颜憔悴。刘彻多次亲临探视,李夫人都以被蒙头,拒而不见。她说:“我是因貌美而得宠,如今色衰也就宠衰,皇帝所以要看我,是要看美丽的女人。当他看到我现今的样子,一定会厌恶而唾弃”。李夫人死后,刘彻的脑海中还是那个楚楚动人的俏佳人。
我们要记得,峰终定律,第一个是事件中的高潮,即为峰;第二个是事件的结束时刻,即为终。让你工作的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每一年,让你的每个工作任务,都有高潮和精彩的结尾,你就不会再陷入两三年就想跳槽的怪圈,不信,你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