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在9年内从普通程序员升职为总经理,实现认知提升和收入升级
引言
第一章 初出茅庐(1-3年)(初级工程师)
1.1 新人入场
1.2 四处张望
1.3 了解规则
1.4 完成任务
1.5 按部就班
1.6 首次蜕变
第二章 略有提升(2-4年)(中级工程师)
第一章 初出茅庐 之 新人入场
本阶段的概念
计算机、通讯、电子等相关专业毕业后,通过自投简历或朋友介绍的方式,找到了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
职场新人对试用期阶段的各种套路和招数都不清楚,可能会以为看到的听到的就是真实的。
可能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应对
遇到的问题:
入职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留下来,如何按期转正。
应对的策略:
第一步,弄清楚岗位本身的职责和转正条件
第二步,弄清楚岗位对团队的价值,转正这事本身的可能性有多大,对于有些岗位来说,是不存在转正可能的。
举几个例子
张三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应届生,入职到一家互联网IT公司(A公司),因为张三有一定的Java编程基础,且对SQL有一定了解,所以入职后,他被分配到产品研发部的后端研发组的Java组。
张三能够正常转正的情况:
他的Java组长给他安排了符合他个人技术能力要求的岗位,且每周(最长不超过两周)会给张三做一些技术指导和业务指导,指导的程度是让张三感受到个人在业务和技术上的确有进步。反之,如果张三的上级组长很不重视对张三的培训(培训可以是正式的培训会,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闲聊或讨论),张三转正的可能性就不大。如果张三的领导在有些时候还把一些问题或事故的责任推给张三,张三转正的可能性就更小。
背后的道理
职场新人入职一家公司,正常团队的计划是鉴别新人职场新人推掉,培养新人,再鉴别,再培养,
目的是尽快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新人,快速淘汰掉不符合条件的新人,以避免赔偿成本的浪费。
大家一定不要认为培养新人很轻松,其实培养一位新人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包括HR、业务部门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费用成本、试错成本、团队冲击成本,还包括各级面试官的信誉成本,错误的招聘了一个候选人对企业和团队的代价很大。
相对应的职场新人推掉,职场新人需要能识别团队鉴别的角度。
有些团队很在意员工的服从性,比如在试用期内提出频繁加班的要求,
有的团队很在意员工的创新性,比如让新人在各个业务场景提出自身想法,
还有在意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文字汇报能力、学习总结能力、口头沟通能力等,各不相同。有一种保底的经验是,观察团队中的现有人员的能力特长,在适当的机会展示类似的能力。
总结来说,多数团队都希望员工能有优秀的品质,如担当、责任、坚毅、协作、信誉等。
另外也有一些少数情况,新人是基本没有转正机会的。其岗位特点如下:
此岗位在1年内换过2人以上;此岗位的工作内容混乱,直属上级不清(团队会美其名曰双线管理);团队在最近6-12个月内没有明确清晰的工作成果或工作成果没有应用场景;团队跟新人交流很少,或新人从团队不同渠道接收到的信息相互矛盾(有人在故意隐瞒信息或说谎)。团队或部门有时会处于一些目的不得不安排招聘,但有不想真正吸收人员。(比如 团队要延长招聘指标的有效期,团队内部缺少背黑锅的人员,新招一个员工再换掉,或做做样子,目的是给某些人员看表面成绩)
小结
作为新人入职后,要尽快鉴别岗位招聘的真实性,如果发现问题,尽快骑驴找马,避免浪费个人成长的宝贵时间,一年就12个月,耽误2-3个月影响不大,但如果耽误5-6个月,损失很大,而且可能会被这段经历影响心情和自我信心,影响自我能力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