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咖啡馆坐下,他知道了我的近况,作为带领这家公司上市的CEO,就给我一些过来人的建议。那天,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Remember, it’s all about people。记得,一切都是关于人。”
精神成长 | 生命教育
『niwo』
*来源 | 清醒贪心记(id:qtnotes)
*作者 |Autumn QT
在麦肯锡,我们从一开始就获得了5种人际关系。他们以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作用,成为了我的职场“保护神”。我分享一下:这5种角色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为自己构建这样的支持系统。
第一种角色:BOSS(老板/官方指定发展导师)
我刚开始对老板的态度,也是“怕怕的,躲着点”。老板不找我,我绝不主动找老板。
但是,麦肯锡改变了我的心态。公司给每个员工,都指定了一个“DGL”,直译为“发展小组领导”。
咨询是项目制的,我们跟着不同团队工作,所以麦肯锡规定DGL至少每半年,全面搜集各个项目组对我的反馈,向评估委员会汇报,然后制定并指导我的发展计划。
这个发展计划的大致内容就是:
你发现没,这个话语体系的意思是,所有的“老板”都不是来“管我”的,都是来“帮我发展”的!
职场上当然会有困惑。举个例子,麦肯锡小朋友的典型问题是,选择专注做一个行业的项目,还是尽量接触不同行业?前者的知识积累快又深,熟悉以后相对轻松;后者则能最大程度利用咨询工作的好处,多见世面、多锻炼与不同团队的合作能力。
这时候,经验丰富的老板就会给你指点,游戏规则是什么,你的长项弱项是什么,各种选择的利弊是什么。
有时候我老板会说,“Autumn,我觉得你不应该急着扩大行业知识面,因为XX能力还需要磨练。继续在熟悉的重工业组,你可以更专注磨炼这项能力”。或者,“Autumn,项目组普遍认为你非常出色,但是只做公益类的项目不利于你晋升。后面半年,你要尽快证明自己在其他行业也能胜任”。
不仅仅麦肯锡是这样。我在亚马逊的直接老板,也很关注员工个人成长。她已经很资深了,但部门里刚毕业一两年孩子的特点,她都能敏锐地捕捉到。我们六七个中层跟她讨论人力状况,她一一分析点评,也教我们如何辅导我们的下属。
有些老板不见得会主动进行这样定期的、目的明确的对话,但是我们可以主动要求——每季、岁末、重大项目结束,约定老板的时间,要求反馈和支持。
我懊恼的是,后来在创业公司,我没有继续这么做。我已经比较资深和独立,董事长也会注意不轻易评价较为资深的高管,但是我明明可以主动要求更结构化的反馈和指点,帮助我从一个中层成长为更优秀的创业公司高管。
第二种角色:Mentor(精神导师)
在麦肯锡,我们也被鼓励找到一两个“精神导师”。Ta不像老板那样更专注于你的本职工作,而是成为你的心理医生、成长教练。当然,两者的角色可能是交叠的,界限不用划得清楚。
带我做过多次项目的Ann,也带我血拼、教穿衣服,更是我离异低落时可以拎起电话对着大哭的姐姐。从来没有带我做过项目的一诺,我跟她请教从职场到养娃遇到的种种难题。
回想起来,一任又一任的领导们,教我们具体技能,也教我们职场素养。这样的引导,也可以超越职场,延伸至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
你生活中可有这样的人?不一定是直接老板,但是在整体发展上,有智慧、可信任,可以试试建立持续的沟通。
第三种角色:Buddy(哥们/师兄师姐)
麦肯锡一般还建议新人找一个“师兄师姐”,称为“Buddy”。还给预算,让师兄师姐们定期请师弟师妹们吃饭。
师兄师姐最大的好处是,只比你大一两岁,你面对的职场问题,他们刚刚遇到过、走出来。他们也不是那么资深,你更好意思去麻烦、去请教。他们给的建议,未必有Boss、Mentor那么高屋建瓴,但实用性强,有时可以救菜鸟的命!
有一次我在泰国休假,人力同事电话追杀,“某某合伙人点名要你回来职场之神吧,下周进某某项目组”。我非常慌乱,因为知道这个进行中的项目异常辛苦,听说上面还有个“坏脾气”的老板。
我给Buddy发了“我该怎么办啊”的求助邮件,他已经转到旧金山分公司了,我就掐着手指算时差,等他几点起床回复。同去泰国的朋友们觉得我都神经质了,茶不思饭不想的。
一跟他说上话,我就平静了一半。那天他教我,“这个老板虽然严厉,但也极其聪明,如果你看到他做得好的地方、让你学到东西的地方,你也要告诉他。
“你看,整组人这么辛苦,一定是因为这个项目很难。你紧张,老板也紧张。你要去帮忙,要给老板加油鼓劲儿。”
我严格贯彻执行了Buddy的建议!项目上几周,我看到老板做得好,就夸他;他让我做什么,就麻溜儿地做。一年多后,这个合伙人在评估委员会上力挺我,我破格晋升了。
第四种角色:Role model(榜样)
在麦肯锡,我们也被鼓励,找到自己的Role Model,就是“你真心想成为那样的人”。
“我觉得ta很棒”和“我想成为ta”不一定重合。麦肯锡有女性合伙人,生了5个孩子;有女性合伙人,极其优雅美丽、光芒四射。你敬佩、欣赏,但未必有代入感。
或者,周围有些人投身公益,物质上不那么在意;有些人叱咤商场,成绩斐然;有些人善于生活,过得极其有美感、有滋味儿。人与人的选择,可以不同。
我心里默默有个Role Model,是在麦肯锡早年遇到的一位姐姐。她工作好几年后才转行咨询,在麦肯锡同职级中年龄偏大,后来是一家市值千亿集团的高管。
她身上有一种从容的态度,不疾不徐。她也很少化妆,穿着简单正装。多年前她说起过,没大房子也行啊,我的双胞胎孩子就睡上下铺呗。
从她身上我看到,你周围的人比你年轻、同龄人比你职级高、别人有大房子、别人推崇妆容精致……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你是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否自信从容地做出选择。
我从二十五岁起,就想成为她这样的人,目前还在努力中。现实中的Role Model让我看到,原来还有这样的态度,看得见,摸得着,可学习,可实现。这个世界很喧闹,但是我的Role Model就像一盏安静的灯,照出前方。
第五种角色:Peers(同辈)
说起“同辈”,第一反应或许是“同辈压力”。因为别人做得更好,而产生“羡慕嫉妒恨”等一系列并不那么愉快的感受。但是,优秀的同辈是我们的镜子和窗户,见自己,见世界。
因为年龄相仿,大家更容易接近,更容易打开。我诉苦、我求助,也往往得到最恳切的批评、最无私的分享、最靠谱的援手。
当年我休假申请MBA时,我同在麦府的闺蜜干脆住进我家,既温柔地做饭,又狗血淋漓地骂我的申请文章不得要领。想起这些往事,心里就有膨胀的温暖。
即使从功利的角度,强大的同辈也是我强大的人脉。在某个项目上,我曾经特别佩服当时的项目经理,一圈电话打给朋友,都搞定了。现在我明白了,十多年过去,我的同龄人们都已经成长为某行某业的专家和高管了。实话实话,这让我的生活和工作变容易了。
我深深地庆幸,是麦肯锡的机制和文化,促成了这5种角色进入我的生活,成为“保护神”。如果没有他们,我的职场与人生想必会曲折黯淡太多。
那么,如果你目前的环境中,没有这些角色,你也可以主动去寻找、建立这样的关系,为自己创造一个导师、榜样、伙伴的支持网络。
最后,让我讲一个关于人的小故事吧。四年前,我刚去创业公司,去跟人谈合作机会。对方是上市公司,我们是无名小卒,谈判时我自然卑微一点。这时,这家上市公司的CEO经过会议室,一眼看到我,喊一声,“Autumn,跟我去喝杯咖啡”。
瞬间,我在合作伙伴的眼里高大了起来。你猜对了,这个CEO也是麦肯锡的前老板。你看,我就是那种明明知道是前老板的公司也不好意思去打招呼、给自己谈判加码的人。
当我们在咖啡馆坐下,他知道了我的近况,作为带领这家公司上市的CEO,就给我一些过来人的建议。那天,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Remember, it’s all about people。记得职场之神吧,一切都是关于人。”
共勉。END.
niwo成长学院,创立于 2014 年,创办至今 10 余万用户在这里学习成长,是一家专注于【精神成长】和【生命教育】的教育学院。围绕个人成长, 职场,两性关系,亲子等内容,提供高品质的课程与服务,包括线上课程,线下工作坊,企业定制,分享会,沙龙等服务。
作者|Autumn QT,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清醒贪心记(id:qtnotes). 人生难免贪心,期待美梦成真。贪心更要清醒,相信童年的常识,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乌龟能跑赢睡觉的兔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麦肯锡7年的职场妈妈,在此专治职场焦虑,专攻人生选择,用方法论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