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想起来或说起来也挺缘分的。
比如说,我认识孙圈圈。
大概半年前,我自己在做一个课程的设计,正好需要关于“如何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思考能力”方面找一些参考资料,于是就开始满世界上网搜,搜了一圈下来,发现有一篇叫做《结构化思维应该如何训练》的文章讲得特别好,是那种难得的既有大量底层逻辑,又能落回实处来去指导你行动的文章——如果你经常在网上看各种干货的话,就会知道大多数文章,要么偏于理论难以落地,要么就只是简单的表层技巧,缺乏更本质性的解读和思考,而那种深入浅出,既有大量深度思考和理论支撑,又还能落回到实处的文章,真真是凤毛麟角。
由此,当时我就记住了这篇文章的作者和她的微信公号:孙圈圈和她的“圈外”。
后来,我顺藤摸瓜的又看了好几篇“圈外”的文章,我惊讶的发现这个微信公号的主人竟然在很多关于学习、自我提升、能力训练等方面的理念、主张上跟我有惊人的相似。
比如说,她写过一篇《靠意志力的学习就是耍流氓》,光看标题,就让我颇有共鸣——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素来主张“好的方法和策略的价值,会远远大于简单的‘努力’”,也因此一贯对于上来不分青红皂白就要给你灌一堆鸡汤打一堆鸡血的做法心有反感。
此外,我也发现,她特别擅长通过很多模型和逻辑的推导化繁为简,给出来一些特别具备实操性的工具帮助你去指导你的行动——这也是让我特别喜欢的做法。
比如说,下面是她做的一个行为分析模型,一般来说,在她的文章里会大量遍布着类似的模型和工具。
另外,按照她的公开对外介绍,她的公众号还有几个很特别的坚持——
1.反鸡汤反鸡血,反对盲目努力只发烧脑干货;
2.坚持原创;
3.不要赞赏;
4.不发广告。
所以,基本上能看出来这是个有点儿坚持和念想,同时对自己也要求颇高的人。由于很多理念、风格上的相似,我对她和她的文章都还挺有好感的。
再后来,在一个共同朋友的介绍下(这世界就是这么小),我跟她认识了——当然,就算没那个朋友的介绍,我猜我们也会很快认识的。
再后来,在当面交流后,我才又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她——
她曾在全球第一的人才管理咨询公司待了8年多,为60多家大型企业设计过人才管理体系,频繁接触国内外前沿的人才研究,深知各行业、企业、职位的发展趋势和路径,她自己也是该公司中国区晋升最快的顾问。
她的原创公众号圈外,靠1年50篇原创文章,吸引了15万粉丝,被上千公众号转载,全网阅读量超亿次。
她的职场方法论书籍《请停止无效努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快速进阶》,豆瓣评分达8.6。
因为做了8年多咨询,她开始觉得咨询工作中使用的很多方法、工具等,其实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她才开始了她的“干货烧脑文”写作之路。
而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收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们的正向反馈,也让她慢慢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把这件事做得更深入更专注更有价值一些?
再然后,她就决定把她的“圈外”作为一个独立创业项目来做——回想起来,这个过程跟三节课的创办其实也颇为相似。
前两天,圈圈找到我,说她应在行分答之邀,在思考了好几个月后决定要到在行分答去开设一个付费社区,希望我来帮她做一下推荐,我没有任何迟疑就答应了。
我愿意推荐的理由如下——
我跟圈圈深度交流过多次,她的文章我自己也常在阅读学习。她的能力、人品我都充分认可。在我眼中未来职场的7大竞争力,她的绝大部分文章都是值得付费阅读的;
圈圈本人的公号,不发广告,甚至连赞赏都不开,而她解读的原因仅仅只是:她很在意自己的品牌,不想因为发了一些不好的广告或收了她觉得是太多的赞赏而失去用户的信任。这样的人想了3个月后才决定要做的一个“付费产品”,我觉得一定不会差,更何况,这个付费社区的收费仅仅只是几十块钱而已;
我看了圈圈对她的付费社区的介绍,我也充分认可她提到的“职场7大竞争力”的表达,认可她对这个付费社区的内容规划,且我也相信她真的是有能力可以在相应方面帮到你的。
关于这个付费社区更具体的介绍,以及何为“职场7大竞争力”,你不妨自己花点点时间看下圈圈自己的介绍,也感受下她的认真吧——为了给我介绍她的这个付费社区,她单写了一篇文章,还单独为我的读者争取了一些福利。
认真做事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愿你身边总能多些这样的人。
以下为孙圈圈本人关于这个付费社区的介绍
你知道个人竞争力由什么决定吗?
年轻的时候,我们大都经历过没钱、没地位、没自由、工作不顺、人际关系受挫……我们急切地想要改变,拼命努力。
如果这时候,有人问我们要什么,多半会说:希望自己变得更值钱、更有竞争力,这样就可以有更大的自由,不再受制于任何人和公司。
可现实状况是,大部分人努力了很多年,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市场竞争力。想去的公司去不了,所在的职位不够高……
这个时候再问他:你知道什么是竞争力吗?他们往往无法回答。
连地图都没有的时候,拼了命地往前跑,可能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那么未来职场的7大竞争力,一个人的市场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知道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在人才市场上,从来都不是最强大的最能生存,而是最适合的才能生存。我们必须懂得它的运行规则,知道市场对人才的评价标准。
“冰山模型”,是人才管理领域的一个基础模型,全面地描述了一个人所有的内在价值要素,几乎所有大公司都会用它来进行人才筛选和培养。
根据这个模型,你的竞争力取决于三大要素:
第一个要素,知识和技能。比如我现在写这篇文章,冰山模型是知识,电脑打字是技能。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也是非常显性的。
第二个要素,是通用能力。比如学习和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相对知识和技能来说,能力的培养周期长。
第三个要素,“天赋”,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动机。比如,你是成就感动机的人,那你做咨询工作,就会比权力动机的人感受到更多快乐,也容易做得好。
越往下的要素,越难被改变(比如,“天赋”要素在成年之后几乎不变),但对人的影响越大。
很多人认为,积累更多的专业经验,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就是更高的核心竞争力。这固然是正确的,如果你是HR,当然HR的专业知识越多越好。
但是,很少有人能够通过这个模型,更进一步想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真正一劳永逸的方法,是去掌握更多通用能力,找到那些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万金油”。
如今的时代,行业在眨眼之间就被颠覆,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在2-3年,更不用说,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的改变。
所以,培养万金油能力,才是真正提高自己竞争力的方法。并且,通用能力搭建好了,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会更加容易。
7种竞争力,你有没有
那么,我们都需要学习哪些通用能力呢?我从过去8年多为60多家公司服务的经验中,提取了7个能力:知道自己“不知道”、认识自己、思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我管理、借助他人、借助团队。
下面,我把7种能力的表现都写出来了,你可以对照自己,看具备多少。按我的经验来说,能够在5种能力上做得很好的人,市场竞争力不会低。当然,一般人总是高估自己,这点需要考虑。
7种能力看完之后,会有个彩蛋。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一种能力。比如,同样是学习积累本行业的知识,是否拥有这种能力,决定了做法不同。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
在看到一些业内顶尖人士的分享之后,他们往往不屑一顾:“就这点东西也拿出来分享?这我也能想到,没什么了不起啊。这些人都是虚有其名,对我一点帮助都没有。”
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
看到分享之后,会对比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不同,会思考:为什么对方跟我的看法不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我的认知方法和知识结构有什么借鉴?
傅盛说,95%的人都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所以,只要你能够发现“不知道”,即便还没有能够做到,那么也已经超越了95%的人。
认识自己
能够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人,往往更能够从自身出发,更好地做出职业和人生的决定。
比如,同样是职业选择,两类人的做法会不同。
不能认识自己的人——
面临选择的时候,会想:“金融行业看起来更赚钱,我要去做金融”;“女孩子适合稳定一点的工作,老师挺好的”;“我爸妈希望我去外企”……
能够认识自己的人——
他们会从自身出发:“我的性格偏内向,但逻辑思考能力很强。同时,我是一个高成就感动机的人,非常喜欢挑战,不喜欢重复工作。所以,老师和金融的工作都不太适合我,我如果做咨询,会更加得心应手。”
那些知道自己优劣势的人,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在同样的时间里成长得更快。
而对自己认识不清的人,只能随大流,用自己的劣势跟别人的优势对抗,浪费自己原本的天赋而不自知。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的重要体现是:遇到问题,有分析套路。
比如,同样是遇到关于职业转型的“千古难题”,两类人的反应会不同。
不会思考的人——
到处问别人这样的问题:“我现在在体制内做行政,工作5年了,收入很低,也不开心,而且担心失去竞争力。我性格内向,文字能力还可以,请问我可以做什么工作?”
会思考的人——
一位想转行的读者,是这样提问我的:圈圈,我在创业公司做运营1年,但工作内容重复,成长不大,想转型。我分析了可选方向是:互联网大厂的运营、快消企业的市场、BD岗位。这三个方向,从兴趣来说,做市场更喜欢;从能力来说,做市场也匹配;从收入来看,也能满足要求。但因为之前没有相关经验,我做了份3个月的转型计划,您能否帮忙看看?
缺乏思考能力的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只能陷入困扰,或者伸手要答案。而且因为他们想不清楚、问不清楚,所以别人想帮忙都很难帮上。
而善于思考的人,他们所花的每一分钟,都是在帮他们接近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
沟通表达能力
沟通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从对方的需求出发,进行沟通。
比如,同样是说服客户购买咨询服务,他们的方式不同。
不会沟通的人——
在这个行业,我服务过12家公司,对行业竞争状况、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了如指掌。我们整个项目团队,配置了3位行业专家。我相信,一定能为贵公司解决问题!
会沟通的人——
贵公司现在正是从行业第三跃升到第二的关键时期,稳住关键人才尤其重要。但贵公司的高绩效人才流失率在18%,而竞争对手只有10%,这可能会成为发展障碍。对此,我们建议……我们曾帮另一家公司解决过类似问题,一年就将流失从30%降到17%。
沟通能力强的人,能够非常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物,而且他们能够从对方痛点出发、讲故事,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但相反,一个沟通表达能力弱的人,往往只从自身出发,在推动一些需要他人支持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面临失败。
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从本性出发,不控制自己,而是引导自己。
比如,同样为了少刷朋友圈、多看书,他们改变自己的方法有很大不同。
不善于自我管理的人——
白天发誓:今晚回去看书,一定不能再看手机了!
晚上纠结:朋友圈文章也是干货,看了也进步的。
然后,看了一晚上手机,再也没看书……
睡前:从明天开始,一定看书!
善于自我管理的人——
定好目标:每月1本书,从小目标开始
制定行动计划:分解下来,每天才10页
改变环境:每天10点进卧室,进去之前,把手机放到抽屉里锁上
获得成就和认同:每看完一本书,就跟朋友分享
善于自我管理的人,不会压抑自己,而是去理解情绪、习惯的作用机制,顺势进行自我管理;那些不理解这些作用机制、暴力压制自己的人,很容易陷入“压抑、爆发、自我怀疑”的怪圈。
借助他人成功
借助他人成功的重要体现是:愿意走出圈子以外,结识不同类的人。
比如上面的例子,运营转行市场,他们的做法不同。
不善于借助他人成功的人——
在家闭门烦恼,自己海投简历。石沉大海之后,得出结论:“公司都只要有市场工作经验的人,那我转行肯定没希望了,老实混着吧。”
善于借助他人成功的人——
去问自己的朋友,看他们能否介绍市场人士;在自己加入的学习社群,留心有无市场从业人员……
认识到目标职业的人之后,诚恳地向对方介绍自己,并提出自己在运营方面有些心得、收集过不少素材,可能对对方有用
懂得如何借助他人来成就自己的人,能够发现更多的机会;而不懂得这一点的人,可能要让自己的才华被埋没更长时间。
借助团队成功
借助团队成功的重要体现是:能够从团队成员的个性需求出发,对他们进行激励。
比如,同样是遇到某位团队成员的工作业绩不佳,他们的做法不同。
不善于借助团队成功的人——
监督该员工的每一项工作,在团队会议时对他进行批评,找他谈话进行严厉指责,或者,一段时间后不能改进就淘汰。
善于借助团队成功的人——
跟他进行沟通,了解他不积极工作的可能原因:1)对工作重点把握不好,所以努力方向有问题;2)能力不足,无法胜任现在的工作;3)没有动力工作。
了解原因之后,如果是动力问题,就看他的诉求是什么,自己能否满足。
懂得如何借助团队的人,将能够超越自己的个人能力、取得更大的成就;而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人,将在职业发展中期,面临巨大的天花板。
如何提升这些能力?
以上这些能力都如何提升呢?或许从上面的例子中,你已经看出来了,最关键的是掌握一些“套路”,然后进行刻意练习。所谓“套路”,其实就是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候的模型。
查理·芒格曾说:掌握80到90个思维模型,可以解决这世上90%的问题。(大意如此)
我跟在行分答联合创始人曾进老师,聊起很多职场人缺少方法、做了大量低价值的努力,她也深深认同。所以,应她之邀,我在分答开了一个社区,持续半年时间,针对以上7项能力,每周抛出一个“套路”,搭配练习和问答,让你做职场“有用功”。
为什么跟我学?
我曾在全球第一的人才管理咨询公司待了8年多,为60多家大型企业设计过人才管理体系,频繁接触国内外前沿的人才研究,深知各行业、企业、职位的发展趋势和路径;
我的原创公众号圈外,靠1年50篇原创文章,吸引了15万读者,被上千公众号转载,全网阅读量超亿次。
我的职场方法论书籍《请停止无效努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快速进阶》,豆瓣评分达8.6。
当然,我自己也在职场浸淫多年,成为公司中国区晋升最快的顾问。
加入社区的收获
如果你认真参与,在这个社区里,你可以收获:
1)个人竞争力大大提升,能力大大提升,半年换来3年的成长;
2)通过与我互动问答,解决困扰已久的职场问题,不再迷茫和焦虑;
3)结识一起学习的成长伙伴,拓展人脉、开拓眼界;
4)跟圈圈(我)和姬十三面基:6个月后,我会挑选学习最积极的一些学员,参加我和姬十三的对谈,当面交流
价格及报名方法
社区原价99元,但我跟分答沟通过,给老黄的读者,都申请了优惠价格。
现在通过以下二维码进入报名,价格是79元(平均每天4毛钱,每篇文章1.5元),进入页面也可以看到老黄的推荐语。
当然,学习这东西,最大的付出永远不是金钱,而是时间。所以我相信,价格不会是你做出选择的关键因素。内容是否真的有用,才是关键。
好了,我们一起用半年时间,让自己的竞争力倍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