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3485篇文章
本文为一诺和高琳直播精华文——高琳,“有意思教练”创始人&CEO,高管教练,曾任摩托罗拉亚太区首席信息官,《不被定义》《故事力》《职得》作者。
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么?
高琳:在职场上有一个特别常见的现象,就是觉得我们做事情只要付出,就一定要有回报,然后我拿到了回报,会觉得都是应该的。老板要是没有看到我的这个付出,没有给我相应的升职加薪,那就是他有问题。我们很多人在职场上都是这样一种心态。
创业以后,我的第一大收获,就是明白了没有任何事情是应该的。你可以付出,但是别人不一定会因为你的付出买单。所有你想要的一切,都要自己去争取。
特别是像我这种知识分子家庭长大的人,对钱这个东西,又想要又抹不开面子。就像我现在卖书,想多卖,又抹不开面子去求人。但这也是我创业后的第二个收获,就是每一次都是要突破自己的面子去做。
第三个收获是最有意思的,我觉得一诺你一定也经历了这个。在平台卖书的时候,人家就只有那么多资源位,就跟我们在职场升职加薪一样,僧多粥少。你怎么能够拿到好的资源位,全靠你自己的书上去以后的表现。人家不会说因为你是李一诺,所以就给你一个更好的资源位,更不要说像我这样的素人。
你只有先做出成绩,让人觉得还行,人家才会把那些资源给到你。所以你自己要证明自己的特别之处,没有人会替你负责,这也是我最重要的收获。
但如果书卖得不好,我不会觉得那是我没本事,我高琳不好,你还不能画这个等号,要做到既投入又抽离,我觉得是挺难的。
一诺:是这样的,你讲的第一点特别对。我们一定程度上都会有这样一种预期,我做了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其实你也是会得到的,只不过可能不是升职加薪,可能是在职场之外。你得到的东西,它的时间线和它的形式,都不像在职场里面那么简单。
记得我那时卖书的时候,都算是非常有节奏的,每六个月大家会坐下来谈一谈,是不是要往下走了等等,好像我们的职业生涯是每六个月就可以往上走一步的。但这样一种节奏其实是不真实的,因为有时候,你可能做一件事情或一个新项目,你在三个月里面的成长会远远超过别人五年的成长。但你也可能做一件事情,三五年也没什么变化。
所以,其实这种公司里面的节奏,可能对职场初期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是比较有结构的一种体验,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错觉,好像这才是正规的职业发展。你比 ta 慢了,你走的路不一样了,似乎你就偏离轨道了或者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失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你的回报一定是有的,只不过我们没有被训练出来辨别的能力——在结构化之外辨别自己的成长和回报的能力。
▲Photo byMalachi Witton Pixabay
为什么有钱有权仍然焦虑?
高琳: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所有的焦虑感都来自对时间的焦虑,假设我们有无限的时间去做我们想做的事,也就不焦虑了。
我现在是有一点点“虱多不痒,债多不愁”的状态,没有那么焦虑了。我第一次感受到中年焦虑是在 35 岁左右,当我走过了职业第二曲线后发现,我是 42 岁才自己出来创业的,现在不也还活得挺好的吗?我还打算干到 80 岁,一诺你打算干到多少岁?
一诺:不知道,如果不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的话,那基本上是活到什么时候就可以工作到什么时候。
高琳:对,所以一旦你不再跟时间赛跑,焦虑感就会慢慢减少。但是人在年轻的时候很难做到的。所以我的《不被定义》这本书就是写给年轻时候的大家职场中的气场,这本书写了很多我在做高管教练时看到的客户经历和学员经历。有一条我可以跟大家说,非常反焦虑职场中的气场,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也很焦虑的。并不像大家想象的,好像有钱有闲了就都岁月静好了。
一诺:我觉得很多人对高管是有一定误解的,可能是被那些霸道总裁剧给搞坏了。大家好像认为到了上面就可以很随便了,就可以肆意妄为,想要什么都可以,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请高琳老师给我们讲讲这些高管都在焦虑什么,我们这些在职业上希望有建树的人,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高琳:其实我们永远都没有办法拥有百分之百的掌控力,掌控力主要来自于三方面:第一就是实力,但是为什么那些有钱有权的那些高管,实力已经那么强了,要啥有啥,为什么还焦虑。这就是因为第二条——心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心强大。然后就来了第三条——精力,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伙伴最能体会,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精力又不够。
实力、心力和精力对应的就是自信、自洽和自在这三个结果。你觉得当下这个阶段什么对你最重要,你最渴望的是什么,是自信,自洽还是自在?
像我的一些教练客户,自己公司年收入两三个亿,为什么还要来找教练?其实就是为了获得心力和精力。因为你要去跟别人比实力,永远都会有人比你更强。你要比钱,永远都有人比你更有钱。所以我们普通人如果想要提升,最主要的是要从心力出发。
▲Photo byPatrick Sommeron Pixabay
一诺:但有时候会有一个悖论,人们会说,你如果没有心力,怎么可能这么成功,你肯定是有的。
高琳:的确是,诺言社区的伙伴都知道要内在探索和外在探索同步,我们不能天天坐这儿内在探索,跟修仙似的,我们在外在世界还有很多要去追求的东西。所以我的书里就讲到了怎么运用杠杆去撬动你现有的实力,无论你现在是在职场什么阶段。
为什么让人觉得自己有实力很重要?
一诺:太好了,那我们就讲讲杠杆吧。你在书中提到了“有实力”和“别人觉得有实力”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高琳:我看到过一篇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验证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想法。就是在职场上,很多人被晋升到领导位置但其实并不够格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 ta 是显得很有实力,但 ta 并没有那么有实力。但是因为 ta 显得很有实力,就被晋升到了那个位置,这个结果会让人觉得他更有实力。
作者说了一句话——其实气场就是成功和实力中间缺失的链条。如果你很有实力,但是没有因此成功,其实中间有一个缺失的链条——就是气场,也就是你自己很有实力,但是别人并没觉得。
我在培训过程中就经常看到很多职场女性,自己很有实力,技术能力和专业能力都很强,但是往那一站,一说话,你就是看不出来。
当一个人有气场的时候,ta 往那一站还没说话,你就觉得 ta 说什么都是对的。当我们没有气场的时候,我们说了半天,别人都还在质疑你的权威性。
一诺:其实很早就有数据指出,我们从一个人身上听到的东西只有七分之一,剩下的大部分其实是非语言性的表达。这个数据可能让人觉得比较震惊,但事实就是这样的,有些人往那一站,你就觉得这个人说得很对,所以我们经常高估了语言本身对传播的效能。
▲Photo byMarkus Spiskeon Pixabay
增强气场的诀窍?
高琳:关于气场,我现在就可以给大家一个拿来就用的小技巧。真的很有用,但其实特别简单,就是把你说话的语速放慢 30%。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你只要放慢 30%,别人就会觉得你更有权威性,尤其是上台发言的时候。
你能不能够忍受两个人对话之间的沉默,也是一个给你气场的加持,但是这一点我觉得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你会发现很多人在聊天的时候,ta 会特别快速地推进,不能让话掉在地上,但其实这会让 ta 的气场削弱。
有人会说,那我说不完怎么办?但其实,沟通,并不是让你说完,真正的沟通是人家听进去多少。
一诺:特别好,这也是我这么多年都没有克服的问题——说话太快。
高琳:对,有人就说了,那一诺说话也很快,为什么她气场强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我书里面还有一条,一诺也没有符合——就是少笑。但是你有一诺的背景吗?你有她的知识储备吗?你有她过往的光鲜履历吗?你有她内在的那份自信和稳定吗?如果你没有她有的那些东西,就不用去比。
就一个单点来说,这些都不具备说服力,咱们看的是一个群体。就大部分普通人来讲,一定是你说话越慢,越显得更有权威性,而一诺自带的很多光环已经把自己的权威性彰显出来了。
一诺:我觉得我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反面例子,但是我非常符合高琳这本书的书名《不被定义》。但其实从我的角度来讲,说话慢一点,少笑一点,在有一些场合其实是很重要的。
前段时间,我在日本经常会参加一些很高大上的会,我去参加这些会议的时候就会用到高琳的这些建议。因为日本人多数英语比较差,我必须要说慢一点,因此会显得很权威。另外,在日本职场里的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比中国还要严重,在谈论这些问题时,我是不笑的,我很严肃的。对方说了话之后,我也半天不回应,停上三秒钟再点点头。
所以大家在直播间里看到我爱笑爱说话,但在需要的场合里,我是可以做到的,这是不矛盾的。
▲Photo byGerd Altmannon Pixabay
如何建立女性职场权威?
高琳:是的,我在书里定义的气场,其实是两个维度,一个是权威,一个是亲和。直播间里的一诺是更亲和的一诺,在日本开会那些场景里面,需要展示一诺权威性的时候,就用到了权威。但我觉得在职场上,大部分女性是亲和过度,权威不够。当然,并不是说,你们该展现亲和的时候要板起脸,都是需要大家灵活运用的。
一诺:我再给大家加一个干货,也是马上就能用的技巧——尽量说短句子,不要说太长,最好是简单直接的。
比方说,对方说了一大堆东西,你停一停,你看着 ta,你也不笑,你就说 I don't agree,就这三个词——我不同意,然后告诉 ta 你的 why 123,然后每一个原因的表达要尽量短而清晰,不要有太多啰嗦的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女性的权威感。
我们刚才在讲如何能够显得有实力和真正有实力,我觉得很多女性可能会在心理上有排斥,认为看上去有实力这件事情是一种表象,是装。但实际上我们想说的是,如果我有 100 分,我要让别人觉得我至少 100 分。最好让 ta 们觉得我有 120 分,而不能说我有 100 分,而 ta 们都觉得我只有 50 分。
我首先要有真正的实力,在这个基础上,我也要让别人能够觉得我有这个实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