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的一天,上海某区有一位妈妈,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与儿子发生冲突,一冲动,竟然跳河轻生。所幸因为穿的衣服较厚,没有很快沉下去,被迅速出动的消防队员救起。
我读这个新闻时,想起一个笑话:有人跟老师说,要对班上的一个问题儿童好一点,因为孩子的家庭是破裂的。这位老师说,我完全理解,哪个家庭摊上这样的孩子,都会破裂的。
许多年轻家长被孩子的教育所困扰。有些人家,父母根本不管孩子,孩子却成长得很好,家长还被老师邀请去学校介绍经验;有些人家,妈妈全职,全身心投入孩子的教育,却经常鸡飞狗跳,矛盾不断,家长与孩子相看两厌。于是有人开玩笑说,孩子是前世种下的因缘,有些孩子是来报恩的,有些孩子是来报仇的。
玩笑归玩笑,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是要认真对待。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一个长期以来的争论:基因与环境,哪一个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更大?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园丁与木匠》,作者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这个书名就很能说明问题。园丁与木匠是两种职业,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养育风格。园丁是把一个花园打造成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木匠则是把一堆木料打造成自己想要的物品。
园丁型家长支持基因决定论,木匠型家长支持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我们先来看环境决定论。这个理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分久远的年代。
认知领域有一个著名的“白板说”,由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提出。他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说:“人类的心灵如同通常所说的那样,是一张没有任何印迹的白纸,不存在任何思想。”
洛克有一本很经典的教育著作《教育漫话》,其中提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在书里,洛克提出了一系列如何培养绅士的主张。婴儿既然是白板一块,当然可以培养成我们希望的模样。
“白板说”更古老的源头可能来自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他写道:“假定人人心中有一性质优劣不等的蜡版,这是司记忆之神——诸穆萨之母——所赐予的。感觉知觉,欲记之于心,则在此版上留下印迹,如打印一般。”
心理学领域有几个影响比较大的流派,如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现代认知等。各位可知道今天的学校教育主要遵循的是哪一派的理论?你们可能想不到,我们嘴上讲的是“人本主义”,实际做的却是“行为主义”。
拉尔夫·泰勒(Ralph W. Tyler)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在书中,他提出了课程设计的四个经典问题:
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凭借这本书,拉尔夫·泰勒被尊奉为“现代教育评价之父”。今天,教师教学都要备课,备课要有教学目标,要分析重点难点,复习有提纲,教学考试月月清,周周清,日日清,赏罚分明,用各种手段,让学生考高分。这都是行为主义的手段。
行为主义的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于1913年率先提出的。华生曾经放出一段豪言,与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可以一拼: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我承认这超出了事实,但是持相反主张的人已经夸张了数千年。”
平和中层团队每学期都要集体学习几本书。我记得大约十年前,我们曾学习过一本《卡尔·威特的教育》。作者是19世纪初德国的一位乡村牧师,名叫卡尔·H﹒G·威特。
那个年代比较推崇天赋决定论,也就是基因决定论,就如同中国人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老卡尔·威特不信邪,生出了儿子小卡尔·威特后,决定在他身上做实验,为其制定了系统的早期训练方法。
小卡尔·威特果然如有神助,很小即通晓法语、意大利语,9岁开始阅读《荷马史诗》,10岁便进入大学,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3岁在大学任专职教授。老卡尔·威特将自己教育儿子的过程和方法整理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于1818年出版,成为今天被引用最早的早期教育文献。
行为主义者在我们的教育中无处不在。
有些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做家务,会用金钱作为奖赏与刺激。如果孩子对金钱感兴趣,这种方法就很有效。
我刚刚参加工作时,有一个孩子开学后突然异常努力,本来是班级倒数,结果期中考试考进班级前十名,原来他想让妈妈买一个玩具,妈妈说,考进班级前十名就给你买。没想到这孩子对玩具的渴求异常强烈,奋发图强,竟然真的做到了。
这个故事还有后续。妈妈食言了,后悔提出的要求不够高,竟然让儿子轻易实现,于是耍赖,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儿子很生气,表示对妈妈再也不相信了,成绩一落千丈,比起点还要低。
这些年,家庭教育中的“虎妈”、“虎爸”层出不穷,所用的手段无非就是行为主义者常用的奖赏与惩罚。言必行,行必果,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胡萝卜加大棒,这是行为主义者的信条。
我问在座的家长一个问题:你会打孩子吗?坚决反对的举个手。
一个熊孩子从28层的高楼向下扔了15个啤酒瓶,所幸未造成人员伤害。家长在业主群里道歉,并且晒出了打孩子的照片。业主群里意见出奇地一致,没有人说打孩子不对,相反很多人说打得好,这次不打,以后还不知道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就支持打孩子。不但打,还要打得狠,让孩子怕。她在窦文涛的一档网络聊天节目《圆桌派》里说:
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
李玫瑾教授是环境决定论的坚定支持者,在网络上,她有不少拥趸。
对行为主义理解最深刻的要属马戏团的驯兽师。他们能让狗熊骑车,能让狮子钻火圈。我看马戏表演的时候就在想,这些驯兽师可比我们很多教育者的水平高多了。如果他们改行做老师,一定能把孩子训练成各行业的高手。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你读过的各种家教书籍,如果冠之以“方法”、“手册”、“训练”之类的,多半是环境决定论。例如,前段时间我就读过这样一本书《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这类书籍的特点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讲理论更讲实践,可操作性很强。
基因决定论
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的就是基因决定论,或者说遗传决定论。
两个双胞胎,一个在纳粹家庭中被养育成天主教徒,一个则在特立尼达的犹太家庭接受犹太教教育。当他们在明尼苏达实验室相遇时,居然都有一系列相同的爱好。
比如,他们都穿着有肩章的海军蓝衬衫;都喜欢把奶油面包浸泡在咖啡里;手腕上都戴着橡皮筋;都要在使用抽水马桶前后各冲一次水;甚至都喜欢在拥挤的电梯里打喷嚏惊吓其他人……
这是史蒂芬·平克特别喜欢的一个例子。平克是当代最负盛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与科普作家,他写过一本书《白板:科学和常识所揭示的人性奥秘》,完全否定了环境决定论所信奉的“白板说”。平克指出,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的特性是基因而不是环境决定的。
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Wilson),哈佛大学生物学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5年出版代表作《社会生物学》,直接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社会生物学”,研究一切动物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威尔逊是一名生物学家,却尝试将生物学理论引入到社会科学中。举个例子:生物体有细胞、组织与器官,如果把社会看做一个生物体的话,细胞就是家庭,组织就是阶级与种族,而器官就是城市与社区。
社会生物学的理论基础是两条基本原理:第一,动物的进化不仅是生物体结构的进化,也包括行为方面的进化;第二,生物进化的主角都是复制基因,生物机体只不过是基因的载体,在生物进化的长河中,每个生物个体都是昙花一现,只有基因长存。
别看自然界参差百态,生物体忙忙碌碌,背后的操控者实际上是基因。人类不过是傀儡而已,基因才是大佬。哪一天,基因认为有更好的生物体可以替代人类,会无情地将我们抛弃。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有一本非常著名的书《自私的基因》,与威尔逊的观点不谋而合。
威尔逊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社会主流思想是“白板论”。人们普遍认为,人主要受文化环境的影响,遗传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是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恰逢越战末期,厌战情绪强烈,民权运动如火如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居然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来基因决定人性的学说!威尔逊被扣上了种族主义的帽子,在一次学术会议发表演讲的时候,被反种族主义者当场泼了一盆冷水。一时大快人心。
人们很容易提出反驳:难道人的行为都是基因决定的吗?环境就没有起到作用吗?极端的基因决定论者告诉你:环境也是基因决定的。
首先,对你影响最大的环境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不是就是你的基因来源?
其次,环境是你主动选择的结果,而你的选择来自于基因。例如,你的性格内向,就选择孤独的环境;你喜欢交朋友,但是与有些人话不投机,与有些人一见如故,选择哪些人做朋友也是基因决定的结果。
最后,你会影响环境。我们常说一句话,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见到一个人,觉得他是坏人,冷眼以对,那人自然对你也会很警惕;你若对那人报之以微笑,那人也会回报你友好。你所感受到的世界是你内心的投射。
因此,环境本质上由基因决定。论证完毕,不接受反驳。
但是基因决定论也有一堆麻烦事要处理,例如社会达尔文主义。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被引入到社会学领域,就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个理论一度很流行,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达尔文主义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德国纳粹信奉的正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人种有优劣之分,劣等种族不配生活在世界上。纳粹以此理论来为种族清洗行为辩护。
被德国纳粹搞臭名声的还有一个概念,那就是“优生学”。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计划生育的宣传语就是“少生优生”。优生学由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提出。当代有一位大家都知道名字的大佬,特别提倡优生学,他就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过去几十年,比尔·盖茨不遗余力地在全世界推广优生,比尔盖茨基金会捐了几百亿美金做公益,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疫苗研发,无偿支援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的一次题为“创新到零”的演讲中,盖茨说:“如果我们善于运用新式疫苗,医疗保健及生育保健,我们或许可把总人口数下降10%到15%,但现在我们看到的还是1.3%的增长。”
然而,这些年,比尔·盖茨在西方的名声越来越差。原因很简单,基因决定论政治不正确。
前段时间,有位朋友跟我谈到社会贫富悬殊的现象。她说,我读过一本书《穷人为什么穷》,你知道什么原因吗?我摇摇头,我没读过这本书。她果断地说,因为懒啊!你看有些年轻人宁愿啃老也不肯工作,挣一点钱就吃光用光。我说,你讲的现象的确存在,但更多的贫穷是因为机会不平等。有一些山里的孩子,如果给他们同样的机会,在大城市富裕家庭出生,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也会很好。
我那位朋友皱皱眉。她应该是一位基因决定论者,相信人天生就有分别。
偏向于基因决定论的家教书籍也有很多。例如我就读过一本《孩子:挑战》,作者提出,父母和孩子的所有冲突,都是“权力之争”。因此,父母要从内心尊重孩子的权力,与孩子相处时,要想一想,如果面对的是朋友、同事、客户甚至领导,自己该怎么做。
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
基因与环境各执一端,越来越多的人则相信是两者共同作用。而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相当复杂。
我自己经常有机会发表一些演讲。但是我对自己的演讲水平不是很满意,身边有些人演讲很厉害,我觉得他们是有天赋的。有一天动物职场进化手册在线,我无意读到一本书《感召力》,这是一本讲领导力的书,作者是一位世界级的演讲撰稿人,叫西蒙·兰卡斯特,但这本书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让我对演讲技巧有了新的认知。
这本书说,要想讲话有感召力,必须要同时赢得听众的本能脑、情感脑与逻辑脑三部分。
大家看我今天来演讲,穿着正装,还打领带,看起来很有权威的样子,你们看我的第一眼,本能脑就被征服了;我在演讲中还用了好多故事,不少故事有画面感,能激起你的共鸣,你的情感脑也被我感染了;我的整个演讲逻辑性很强,有理有据,听起来很有道理,你频频点头,你的逻辑脑被我说动了。
我以前不是很理解有些网络剧,剧情离奇,漏洞百出,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观看。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网络剧《赘婿》,我就明白了,这种网络剧针对的不是逻辑脑,而是情感脑,甚至是本能脑。因此也被称为“爽剧”。不需要动脑筋,看着就爽。
高明的营销人员会娴熟地运用一个“3F法则”,即“Feel,Felt,Found”。举个例子,在座不少人第一次来到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可能还从市区赶过来,心里会犯嘀咕,怎么这么远?我如果是招生老师,怎么解决您的疑惑呢?我就运用“3F法则”的技巧。
第一步我会说,真的是远呢,不堵的时候,开车也得一个小时,的确不是特别方便。这就是Feel,感受,先认同对方的感受,让别人感受到安全,信任,针对的是“本能脑”。
第二步我会说,我第一次来的时候,也花了好长时间,不过等到这个学校建起来,校园这么漂亮,感觉还是值得的。这就是Felt,感觉,讲我自己的感觉,引导对方的情绪,和别人产生共情,针对的是“情感脑”。
第三步我会说,孩子如果来青浦读书,可以考虑来青浦买房子,青浦新城非常有投资价值。也可以考虑让孩子住读,平和1996年创办时,所有的学生都是住宿的,孩子非常自主独立,同学间的友情很好,周末与家长团聚,亲子关系也特别好。这就是Found,发觉,让别人发觉之前没有意识到的价值,针对的是“逻辑脑”。
本能脑、情感脑、逻辑脑得出一致结论,那就愉快地决定吧!
西蒙·兰卡斯特的感召力理论来源于脑神经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完整的“三重脑”理论由美国著名脑神经科学家保罗•麦克莱恩(Paul MacLean)于1990年正式提出,他认为人脑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爬行脑”,称为“自动控制层”,发育了有两亿年,负责心跳、呼吸等本能反应,不受意识控制,体现了人的动物性。
第二层为“古哺乳动物脑”,称为“边缘系统”,也叫做情绪脑,发育了1亿年,哺乳动物都有,主要负责情绪。
第三层为“新哺乳动物脑”,称为“新皮质”,也叫做视觉脑,发育150-200万年,是人类所独有的。负责语言、认知、决策、抽象思维等。
我对第一层有一个认知。大概是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年过春节,大年三十晚上放烟火,我负责点火,点着后很久没动静,我走过去看,烟花突然喷发出来。我躲闪不及,大叫一声,跌倒在地。父母亲戚吓坏了,连忙把我送到医院,我右边的脸是黑的,眉毛都烧光了。
在急诊室里,医生伸出食指,让我勉强睁开右眼辨认是几根手指,我说一根。又伸出两根手指,我说两根。医生点点头,万幸,只是外伤。
烟花喷发的一瞬间,我的爬行脑发挥了作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闭上了眼睑。要不然,现在的我就是一只眼看世界了。
第二层有两样东西值得说一说,第一个叫杏仁核,负责产生恐惧、焦虑、攻击性以及愤怒等情绪。杏仁核又分两层,中央杏仁核与基底外侧杏仁核。
人天生会有一些恐惧,例如怕蛇,这个基因就写在中央杏仁核里。还有一些恐惧是后天习得的,就由基底外侧杏仁核负责。我们常说一个人有心理阴影,指的就是这一部分。
第二个东西叫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传递的是快乐开心的信息。男女生一见钟情,那一刻脑中分泌出多巴胺;度过热恋期之后,多巴胺的水平会下降,两人的感情就进入平缓期。青少年学生玩游戏上瘾,心心念念想着上网玩游戏,因为游戏会让人大脑产生多巴胺,那种快乐的感觉诱惑着孩子继续玩。在竞技场上,你通过艰辛努力动物职场进化手册在线,战胜强大对手,最终站上领奖台,自我实现的愉悦感也是多巴胺传递的。
第三层里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叫额叶皮质。额叶皮质的前端叫“前额叶皮质”,你只要记住,这个地方是人脑的决策中心。理性的决策指令都是从这里发出的。额叶皮层特别消耗能量,因此人做了很多选择就会觉得累,也无法同时做好两项任务。累了一天回到家就不想再思考。
大脑的三层结构对应的正是:本能、感性、理性。
人天生怕蛇,但我们也知道有些人不但不怕蛇,还玩蛇,因为他们经过实践,发现蛇并不可怕,完全可控,于是额叶皮质驯化了杏仁核,理智战胜了情绪。
大脑的第一层与第二层完全由基因控制,第三层则由环境控制,因为这一层是人类所独有,并且一直到20多岁才能完全长成。我们可以把大脑看作是一个多元政体,大脑做出的决定有的时候来自于第一层,有的时候来自于第二层,有的时候来自于第三层,于是一个人就常常表现得很复杂,很矛盾。既贪婪,又无私;既勇敢,又软弱;既侠骨,又柔情。
如果你能让他人的三层大脑做出同样的决定,就像“3F法则”那样,你就超级有感召力,必定会成为超级领导者。强烈推荐《感召力》这本书。
对于教育者来说,我们关注的是后天教育对第三层额叶皮质的影响。人类十月怀胎,但是生下来的婴儿根本就不成熟,理论上都是早产儿。出生时我们的脑容量只有成年时的30%,大猩猩是60%,猴子是100%。
有人解释说,人类的脑袋太大,完全长好了就生不出来了。但这个理论只能解释婴儿期比较长。科学家说,人类到了三四岁左右才可能有自我意识,有记忆。那么,人类漫长的童年期与青春期究竟在干什么呢?
答案就是大脑的第三层——额叶皮质。
人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三年幼儿园,十二年基础教育,四年本科,三年硕士,就是22年了。如果再读博士,毕业就快30岁了。30岁不够,因为工作中所需要的大部分知识都要重新学习,因此现在提倡终身学习。
各位家长要记住,童年与青春期,正是孩子的额叶皮质发育的阶段。孩子为什么有好奇心,为什么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为什么容易冲动走极端,归根结底,都与额叶皮质的发育有关。
如果我们从小就要求孩子听话,要求他们循规蹈矩,不越雷池一步,不允许孩子犯错误,实际上就是等同于剥夺了他们成长的可能。
家长们最讨厌孩子“玩”,认为是浪费时间,然而《园丁与木匠》一书却说,孩子的“玩”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孩子的玩分三种:跟别的孩子玩,玩玩具,假装。
跟别的孩子玩,称为打闹,打闹是一种社交演练;玩玩具,则是在探索意外。打闹以及玩玩具能提升大脑可塑性。大脑可塑性越高,学东西就越容易。而假装,则是智人所独有的能力,用《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话来说,是一种虚构的能力。这可是一种高级能力。
青春期,额叶皮质慢慢开始尝试接管大脑的其他部分,控制情绪,控制动机。最理想的状态是:青春期的少年要求越来越多的自由空间,同时理性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最终能很好地协调感性与理性,成长为真正让人信赖的成年人。
全新的观点
人的成长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有一种简明的观点认为,基因决定了一个人可能达到的上限与下限,环境则决定最终接近上限还是下限。我觉得这个观点偏向于先天的影响。
还有一个“波拉尼悖论”:人类所知远胜于其所能言传。也就是说,我们知道的永远多于我们知道自己知道的。我觉得这个观点偏向于后天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又有了一些新的观点。我来分享两个。
第一个观点来自于一位美国人,叫朱迪斯·哈里斯,她在哈佛大学拿了心理学硕士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没成功。朱迪斯跟她的研究生同学结了婚,生了两个女儿,抚养她们长大,重回职场,工作是写心理学教科书,同时继续研究心理学。
多年之后,她写了一本书《教养的迷思》,在心理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史蒂芬·平克盛赞:“我预测该书将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序言中,朱迪斯有一段话特别有意思:
“1997年,我发表在《心理学评论》上的那篇论文被美国心理学会评为‘心理学优秀论文’,这个奖项以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乔治·米勒(Georg A. Miller)命名。上帝真有幽默感。三十七年前,我收到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一封信,信上说他们决定不授予我博士学位,因为他们认为我不够资格。那封信的签名就是心理学系当时的执行主席乔治·米勒。”
我读了之后,就想,这位女心理学家心理阴影面积太大了,都37年了,仍然余恨未消。
《教养的迷思》有一个石破天惊的核心观点: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起到更大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换句话说,对于孩子的成长,基因起作用,教养也起作用,但这个教养主要来自于同辈,而不是父母。朱迪斯书中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儿童不是被父母社会化的,而是被同辈社会化的。”
朱迪斯的观点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当代主流发展心理学家信奉一种“教养假设”。希拉里克林顿写过一本书《举全村之力》(It Takes a Village),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作。希拉里在书中的观点是:
如果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和关注,他们的孩子就会对家长产生安全感和亲近感,就会成长为有自信、友善的孩子;
如果父母与孩子交谈、倾听孩子的心声、为孩子读书,他们的孩子就会变得聪明活泼,在学校表现好;
如果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他们的孩子就可能少去闯祸;
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苛刻,他们的孩子就会变得具有攻击性或焦虑,或二者兼而有之;
如果父母对孩子诚实、友善和体贴,他们的孩子同样也会诚实、友善和体贴;
如果父母没有为孩子提供一个完整的家,他们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多半也过得不好。
朱迪斯说,孩子受同辈影响,主要遵循三个原则:多数裁定原则,啄食次序原则,组间对照效应。
多数裁定原则指,当某人的行为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行为不一致时,这个人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不改变的结果是什么?被孤立,被抛弃,总之很惨。
啄食次序原则,指的是群体中各成员有地位的差异。一群鸡在啄食时,谁先谁后是有讲究的,就跟现在很多会议一样,席卡不能放错。
组间对照效应,指的是孩童会分不同小群体,每一个小群体会强化自己的归属感,而夸大群体间的差异,因此造成组间对照效应越来越明显。某种程度上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跟学霸混在一起,不是学霸也是学霸。
高普尼克在《园丁与木匠》说,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遗传基因,家庭环境,具体操作。遗传基因与家庭环境都很重要,第三点具体操作就是指各种教养方式,有些家长“鸡”,有些家长“佛”,这都是属于具体操作。高普尼克的结论是:具体操作基本属于瞎折腾,对孩子成长影响不大。
另一个新观点来自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发表于2021年3月15,作者是知名学者万维钢老师,标题是“原生家庭、天生智商、终身学习:到底都有多大用?”
文章的主要观点如下:
1.人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缺陷人群,普通人,优秀者,士。
2.家庭的主要作用是决定一个人能不能达到普通人层次,会不会沦为缺陷人群。
3.智商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从普通,跃迁到优秀。
4.从优秀到卓越靠两点:有内在驱动;能理解和处理复杂的问题。这两点家庭不能提供,基因不能预装,主要靠自己终身学习。
5.简而言之,不坏靠家庭,优秀靠遗传,卓越靠学习。
万维钢老师一直在跟踪研究西方最新的学术成果。他的观点简明透彻,揉合了很多专家的观点。我觉得他内心深处隐隐地还是倾向于基因决定论的。
讲了这么多基因与环境,不知大家原有的观点有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再来看两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智商与性别,哪一个更受基因影响,哪一个更受环境影响?
新西兰学者弗林是一位智商研究专家,他提出了弗林效应(Flynn Effect),说自从二战之后,世界各国人口的平均智商一直在不断上升,不仅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上升的速度大约是每年增加0.3分至0.4分。
中国学者在2016年也有一个研究,结论是:从1982年到2006年期间,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儿童的智商每年增加0.44。
平和学校是1996年创办的,今年正好是第25年。如果1996年的第一届学生平均智商是100的话,2021年的新生平均智商就应该是111。各位,我们的下一代比我们更聪明,换一种说法,我们在孩子们的眼中是属于比较愚蠢的一代。
弗林效应为什么发生?弗林自己也解释不清楚。唯一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智商不仅仅由遗传决定,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想象力研究所科学主任斯科特·考夫曼写了一本书《绝非天赋:智商、刻意练习与创造力的真相》,说智商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多元动态的,随着人的发展不断变化。
斯科特研究智商的动机来自于自身的经历。他小学时,智商测试分数极低,不但留了一级,还被分进“特殊教育班级”。然而到了高中,他成了一名学霸,门门功课都是高分,一路读到耶鲁大学的博士。
斯科特在《绝非天赋》里举了一个例子,来解释弗林效应。
以20世纪早期的一个真实的智商测验为例。
智商测试官:总是有雪的地方,所有的熊都是白的;新地岛总是有雪;新地岛的熊是什么颜色的?
苏联农民:我只见过黑熊,没见过的我就不知道了。
智商测试官:但是,从我说的话里可以推测出什么?
苏联农民:要是一个没去过那地方的人说的,听了这些话我也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如果有个阅历丰富的老人见过白熊而且把这事告诉了我,我才相信他的话。
各位,在互联网时代,某种程度上老一辈人就是这个苏联农民。
弗林效应刚刚为人所熟悉,英国人又搞出一个“逆弗林效应”:全世界人民的智商都在上升,英国人的智商却下降了。后来,北欧的丹麦与挪威也发现了这一趋势。科学家们对此极度困惑。一个解释是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现在越来越不重视基本技能,例如计算、背诵之类的,做智商测试可能有点吃亏。
智商的问题越搞越糊涂,先放一边吧,来看看性别。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一本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本书被《纽约时报》誉为“关于两性情感关系”最著名的作品,作者认为,男女来自不同星球,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天然不同,要理解各自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
有英国人写过一本《脑内乾坤》,揭示了男女两性大脑结构的不同,两性行为的差异受到基因与性激素的影响。总而言之,性别的差异是先天的。这个结论应该没什么争议。
然而一位澳大利亚人写的书《荷尔蒙战争》却针锋相对,认为男女差异的本质是由成长环境决定的。两岁的孩子玩玩具,似乎男孩子应该玩卡车,女孩子应该玩洋娃娃,作者说,这都是刻板印象,都是家长从小灌输给孩子的理念。
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是“雌雄同体”,而性别偏见对男性与女性的潜力都造成了压抑。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文化的改变,大家对性别的理解也会有微妙的变化。
有一个中学生发朋友圈,张口闭口“老子”,“爷青结”,没想到竟是一位女生。至于男生的中性化倾向,似乎也不是个例。
各位,再问大家一次,性别的差异到底由基因决定还是环境决定?
以上只是以智商与性别为例,来说明真实情况是多么复杂,基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相爱相杀,难分伯仲。
前段时间,郑爽代孕事件沸沸扬扬,引起网络热议。代孕在美国合法,在中国不合法。各位,如果你现在有机会,选择通过基因技术生一个相对完美的宝宝,你愿不愿意?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回答是“no”。他专门写了一本书《反对完美》,来揭示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伦理困境。作者认为:人如果失去对自然的敬畏,试图把自己升级成为“全知全能”的神,极有可能导致难以预料的巨大灾难。
迈克尔·桑德尔是当今最富盛名的哲学教授,他的著作《金钱不能买什么》、《公正》等影响巨大,从学术界出圈。他开设的网络公开课《公正》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哲学课程,上线一年有超过一千万人次在线观看。
以桑德尔教授对待基因技术的态度,他应当不是一位环境决定论者。
家长如何做教育
讲了这么多,估计有人会问,万校长,你的观点是什么?告诉你们,我有一个法宝,叫做“多元思维模型”。
“多元思维模型”是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提出来的。这个模型是他投资智慧的核心。人生很复杂,一个模型往往只能解决一些问题,所以一个人要在头脑中构建多个模型,在遇到问题时恰当组合,灵活运用,这样就会显得比普通人稍微智慧那么一点点。
家庭教育同样如此。我们刚刚了解了不同的模型,运用“多元模型思维”,我给大家提四条建议:
第一条建议
关于早期教育
虽然《教养的迷思》一书对“教养假设”提出质疑,但是依然有相当多的观点表明,父母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不可忽视。
1963年,心理学家布洛迪和阿克塞尔拉德博士进行了一项规模巨大的实验,他们俩招募了131位即将生育的母亲,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察与研究。最终有76个样本保持完整的记录。
这项实验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大多数的被观察者,在生命最初的12个月中已经形成了一生的核心意识,母亲在孩子0-1岁时的养育是否适当,会持续地影响孩子在生命后期的心理成长,甚至决定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加州大学医学院的两位教授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并合作写了一本书《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在书中,作者归纳了9条成功父母的特质:
1.对养育孩子有信心;
2.对孩子的未来感到乐观;
3.镇静、有反省意识;
4.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5.适时对孩子共情,也就是说当孩子产生了某种情绪时,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理解他的感受;
6.认可孩子表现出的积极性;
7.对孩子的独立性感到愉悦;
8.为孩子制定某些纪律;
9.母亲富有感染力。
中国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读完这本书,你得修正:一岁看大,三岁看老。
第二条建议
关于家庭之外的环境
为孩子选择好的成长环境相当关键。中国古人早就认同孩子的成长环境至关重要。“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我听说过一个故事。早年,一对上海的精英夫妇成功移民美国,但是在两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很快融入了美国文化,英语说得非常地道,却不愿意学中文。在家里,父母跟他们说中文,他们则以英文来回答。中文能听,也能说,但是读写很差。
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下决心在老二小升初的时候带着他回到上海,并选择读体制内的课程。三年之后,儿子的中文和数学有了很大的长进,基本能达到国内课程的平均水准,而英文水平并没有下降。八年级结束时,重新申请美国高中,拿到了几所顶尖美高的录取通知。
根据《教养的迷思》作者朱迪斯的结论,一个孩子的人格特质,50%来源于基因,还有40-50%来源于同伴。因此,家长为孩子选择好社区、好学校,其根本目的是给孩子选择好的同伴,好的成长环境。
第三条建议
关于童年与青春期
童年与青春期要给孩子以尽可能多的体验与挑战,以保留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
童年与青春期是大脑新皮质发育的最重要阶段。可以这么理解,基因是先天的,无法更改,环境是后天的,环境对人的改变最终作用在大脑新皮质,到了20岁出头,大脑新皮质发育基本成熟,人就彻底定型了。
家长常常觉得孩子不好管,尤其是男孩子,调皮捣蛋不懂事。然而《园丁与木匠》的作者高普尼克却说:童年真正的价值就在于混乱。
“混乱是一种演化策略,有利于孩子发展各种个性,以备将来适应各种环境。有的孩子性格比较稳重,能专注做一件事,适合稳定的环境。可是如果环境复杂多变,孩子最好就要有爱冒险的精神,能机警地意识到周围的变化。”
中国古人有一句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的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小的时候乖巧懂事,长大了多半没出息;反之,小的时候敢闯敢干,尝试了很多不同是事情,长大了反而可能更有成就。
很多人都看过野外生存的真人秀节目。平和有几位志同道合的家长,在寒暑假带着孩子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比如说穿过原始森林,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就地取材;穿过湍急的小溪,水深的地方漫到接近脖子处。
当然,他们请了顶级的户外生存机构保证安全,所有的路线都有设计并做了安全保障。这些家长相信,野外生存的经历会永远记录在孩子们的大脑皮质层里,成为成长的养分。
第四条建议
关于独立自主
孩子终究要跟我们分离,好的教育就是为了更早的分离。
我曾面试一位年轻教师,她出生在北方,在南方读的本科,又去了国外留学。我让她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她说“独立自主”。原来,她小的时候,父母工作忙,初中就送她去学校住宿,高中继续住宿,大学更是远离家庭,她从小就学会了独立,学会了自主。面试老师一致给她打了高分。
平和学校提倡“五自精神”,分别是:自主,自由,自然,自省与自信。其中,自主是核心。古今中外,一切好的教育指向的都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
很多年之前,我还写过一篇文章《教育的结果是分离》。各位家长,即便你们的孩子还小,你要想象有一天你们老了,孩子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是你们的依靠,而不是长大之后依然啃老。越早独立,越早自主,越早自律,越早值得信赖,家庭教育就越成功。
结语
我小的时候命运多舛,体弱多病,是医院的常客,有一次掉河里差点淹死。那时候感觉大自然是如此宏大与无情,自身是如此无助与弱小。
后来身体变好,进入幻想的年龄,想象自己是英雄人物,神通广大。只要能想到,就能做到。那个阶段充满了人定胜天的豪情。
成年后回到现实,经历无数挫折与磨难,意识到自己不过是普通人,能力有限。明白顺应天道,天人合一才是正途。
基因与环境到底哪个作用大,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结论会有不同。事实上,基因与环境就在那里,不喜不悲,看人类怎么选择。如果主流思潮是敬畏自然,我们就更认同基因;如果主流思潮是改造自然,我们就更认同环境。两种思潮此起彼伏,交相辉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这样,螺旋式上升,周而复始,一往无前。
参考书目:(上下滑动浏览)
1.《园丁与木匠》,艾莉森·高普尼克著,浙江人民出版社·湛庐文化,2019年7月
2. 《教育漫话》,约翰·洛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3.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拉尔夫·泰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1月
4. 《卡尔·威特的教育》,卡尔·H﹒G·威特,京华出版社,2004年8月
5.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钟思嘉、王宏、李飞、雨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
6. 《白板:科学和常识所揭示的人性奥秘》,史蒂芬·平克,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
7. 《社会生物学》,爱德华·威尔逊,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8. 《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中信出版社,2018年10月
9. 《孩子:挑战》,鲁道夫·德雷克斯、薇姬·索尔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1月
10. 《感召力》,西蒙·兰卡斯特,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1月
11. 《绝非天赋:智商、刻意练习与创造力的真相》,斯科特·考夫曼,浙江人民出版社·湛庐文化,2017年3月
12.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约翰·格雷,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11月
13. 《脑内乾坤》,安妮·莫伊尔、戴维·杰塞,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月
14. 《荷尔蒙战争》,科迪莉亚·法恩,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6月
15. 《反对完美》,迈克尔·桑德尔,中信出版社,2000年1月
16. 《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亨利·马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09月
17. 《由内而外的教养》,丹尼尔·西格尔、玛丽·哈策尔,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湛庐文化,2017年01月
18. 《孩子的宇宙》,河合隼雄,东方出版中心,2014年08月
19. 《孩子如何思考》,艾莉森·高普尼克,浙江人民出版社·湛庐文化,2019年9月
20. 《全脑教养法》,丹尼尔·西格尔蒂娜·佩恩·布赖森,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湛庐文化,2020年12月
21. 《原生家庭》,苏珊·福沃德,克雷格·巴克,阳光博客出品,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年06月
22. 《青春期的烦“脑”》,弗朗西斯·詹森、艾米·艾利斯·纳特,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2月
23. 《温暖的孩子》,安东尼·比格兰,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08月
24. 《正面管教》,简·尼尔森,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07月
25. 《给大壮的信》,苗炜,译林出版社,2019年05月
26. 《让孩子的大脑自由》,梅迪纳,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06月
27. 《长不大的父母》,加藤谛三,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年2月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