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二:社会中的自我
(一)焦点和错觉:对了解我们自己的启示 1. 焦点效应: 我们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给予我们的关注比实际要多。
2. 透明度错觉 :我们也倾向于认为我们的情绪总是表现得比实际情况更明显。
(二)自我概念:我是谁 1.社会自我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组织思维和行动。
当我们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时,我们可以很好地回忆它(自我参照效应)。
自我概念包括两个元素:指导我们对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特殊加工的自我图式;我们梦想或害怕成为的可能自我。
图式: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版。
自我图式就是对自己的认识。
乔治·米德指出,自我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觉得别人会如何评价我们。
2.文化也会塑造自我。
某些人,特别是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假定存在一个独立的自我。
还有一些人,主要存在于亚洲和第三世界文化中,假定存在一个相互依赖的自我。
这些不同的观念有助于解释社会行为的文化差异。
3.我们的自我认识存在有趣的缺陷。
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行动。
控制我们行为的内部的微妙过程可能与我们对它有意识的、清楚的解释不同。
我们也往往会错误地预测自己的情绪。
我们会低估心理免疫系统的力量,并因此倾向于高估我们对重大事件的情绪反应的持久性。
(三)自尊的实质及其动机力量 1.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整体认识,影响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我们的自我概念由很多因素所决定,包括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所作的比较,我们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如何知觉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以及成功和失败的经历。
2.自尊动机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面对失败,高自尊的人会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失败,并夸大自己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性,以维持自己的自我价值。
3.尽管一般来讲高自尊优于低自尊,但是研究者发现,很多社会破坏者的自尊都高于平均水平。
一个高自尊的人如果遭到社会的排斥而感到威胁或沮丧时,他就具有潜在的攻击性。
4.与自尊建立在内部因素上的人相比,自尊主要依赖于外部因素(外貌、别人的称赞等)的人自我价值感更脆弱,会更多面临压力、愤怒、人际关系等问题。
因此,对自我形象少关注一些,多开发自己的才能和发展人际关系,会最终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四)“知觉到的自我控制”的意义 1.很多研究表明了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感的好处 自我效能:我们感到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
自我效能感越高,则可能会更健康和有成就。
自我效能主要来源于对成功的体验。
控制点:命运是由自己控制的,还是取决于机会和外部力量。
越倾向于内控,则可能更优秀,并延长满足感。
成功者更可能把挫折看成意外。
2.当人们尝试去改变一种状态但毫无所获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促进个人在事情中的控制度,可以增强个人的健康、幸福。
当你学会在某一生活领域如何发挥意志力时,也就更容易抵制其他领域的诱惑力。
3.为人们提供较小的选择范围可能比为他们提供较大的选择范围更能给他们带来满足感。
(五)自我服务偏差 1.多数人都表现出自我服务偏差。
人们倾向于将成功归于自己,失败时怨天尤人。
多数人认为自己比别人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过分相信自己,对未来盲目乐观。
盲目乐观上,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更不容易遭受灾难、更容易幸免于难,于是常常不系安全带、闯红灯等等。
虚假普遍性:我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观点和弱点,并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弱点具有普遍性。
虚假独特性:在获得成功时,我们常常认为自己能力或品德超乎寻常。
2.自我服务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来自我们“维持和增强自尊”的动机,这一动机有利于我们抵制抑郁,但却会引起错误评价和群体冲突。
自我服务偏差可以让我们尽情享受生活中发生的美好事情;但是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自我服务偏差会产生适应不良的影响,导致我们责备他人,或者因应得的东西没有得到而有受骗的感觉。
(六)自我表露的管理 1.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以适应我们的观众。
如,虚假的谦逊。
2.有时人们甚至会以自我挫败行为来实现自我妨碍,用以为失败提供借口,从而保护自尊。
后记:傲慢的危险与积极思维的力量——一对相反的事实 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服务偏差。
是什么使我们不能彼此理解作文?
Halvorson认为,当我们作为发出信息的一方在制造误解时,原因在于透明度错觉。
大多数人都存在一种假设,即认为彼此之间的沟通是透明的。
给予信息的一方会以为自己的感觉和需求能够被另一方清晰地感知到,尽管他们并没有真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到位。
甚至有时,这种表达不是言语性的,而是用行动、姿态甚至表情来发出。
正因为他们以为自己表达得很清楚,也就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阐释或者确认对方是否理解,实际上,作为接收信息的一方,是被迫在非常有限的信息量中做出判断,因而往往会判断失误。
透明度错觉产生的误解往往是双向的:“当你抱怨其他人并没有真正明白你的意思时,你可能同样没有明白对方在想什么。
”工作中,你看到同事天天加班,便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承担一部分工作。
对方却拒绝了,还觉得你这样问是不信任Ta的能力。
这让你很委屈,觉得热脸贴了冷屁股,但实际上,你也误解了对方。
你想要帮助Ta的初衷,是因为看到Ta总是最早来办公室、最晚才离开,你理所当然地认为Ta是工作量太大,所以常加班。
其实,Ta只是喜欢安静的工作环境,才会选择在早晨和晚上待在办公室里。
亲密关系中的嫌隙往往也是这样产生的。
晚餐时,丈夫吃着妻子做的菜,妻子在说一件事的时候,丈夫的眼睛却盯着盘子一动不动,妻子觉得丈夫是不重视她说的话,但丈夫其实是觉得妻子做的饭非常好吃。
因为这段小插曲,妻子很不高兴,于是早早上床,没有和丈夫一起看他们平日里最喜欢的连续剧。
这时,丈夫没有注意到妻子已经生气,反倒认为是妻子做了一天的家务事太累。
双方没有进行直接的沟通,而是在各自心里对对方进行了揣测,而这些揣测都是完全错误的。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Elizabeth Newton在一项实验中也发现,传达者可能对于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在大多时候都过于自信了。
实验的参与者们被随机分配扮演“击打者”或“听猜者”的角色。
作为击打者,他们会拿到一份有25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的列表,比如生日快乐歌、国歌等等。
每位击打者将挑选一首,并在桌上把歌曲的节奏击打出来,让听猜者根据击打的节奏猜出正确的歌名。
在实验结果出来之前,大多数击打者预计有50%的概率对方能猜中。
然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听猜者平均成功猜对的概率仅有2.5%。
研究者认为,很多时候,信息的传达者就像这个实验中的击打者一样,他们脑海中回想着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仿佛脑内循环播放的BGM,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表达的再清楚不过了。
然而,对于信息的接收者,实验中的听猜者们而言,他们无法感知到BGM,他们听到的就很可能只是一连串不连贯的敲击。
最后,只能凭着自己的直觉或是经验来猜测,而误解就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产生。
为什么我会讨厌一个人还要维护表面情谊
不好说。
人们经常错误地认为,别人应该能很容易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想法,但这其实是一种“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在最初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人们会高估自己撒谎的可侦查性,也就是说他们担心自己撒谎被看穿,但事实上并没有这么容易看穿;人们会觉得,自己的厌恶感表现得很明显,但其他人并没有觉得这么明显;而且,这种错觉在自己情绪强烈时表现得尤为明显[1]。
也就是说,有小脾气的时候说反话希望对象来哄,对象可能悟不到那一层意思;讨厌一个人,但碍于情面还要维持表面情谊,如果你希望对象自觉远离那个人的时候,对象也很可能看不出来,甚至还一头雾水:我看你也没表现出不喜欢ta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