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味超标者应学会包容,尚书中早有相关记载

职场话题 0 1

大学生骗保案例_大学生职场受挫为骗保_大学生被欺骗的案例

一、敩民评论:“爹味”超标者应该学会包容不一样的声音

你遇到过这类人吗?喜欢用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后辈指指点点,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你的所作所为,看似“为你好”,其实是为了把自己的观点强行加给你,如果你表现出不顺从,就会认为你“还小不懂事”“不懂社会,不懂人生”,每句话都隐含着自我炫耀的成分,带着浓浓的“爹味”。

“爹味”已经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一大公敌,“爹”这个字眼已经被开掘出了很深刻复杂的含义,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吐槽的流行语,而成了一个社会分析、社会批判的重要概念。目前出现的相关词汇包括:爹味、大爹、小爹、男爹、女爹、爹系男友等等,反映的是年轻人对社会深层文化结构的一种不满。

《尚书》有一篇《汤誓》,是商汤讨伐夏桀的一篇演讲。大致意思是,“夏国得罪了上天,上天命令我去讨伐它。农事荒废了,这不重要,上天的旨意最重要,你们必须好好辅佐我。这事成了,我一定重重赏赐你们。但如果你们不遵守誓言,我就会把你们降成奴隶,杀死你们,一个都不放过。”没有协商,没有讨论,我说了你必须做,你不做我就惩罚你,我想,爹味就是从这里起源的。这是我们社会的元规则,我们社会从一开始就是纵向组织起来的,后来一次次治乱循环,但每次重新建立秩序,也都是纵向组织,金字塔的形状其实是没有变的。

几千年延续下来,这种意识至今隐藏在集体潜意识里,每个人都躲不过去。权力是一种空气,无处不在。爹味就是权力味,而权力味不等于权力。事实上,人们讨论最多的爹味现象,就是实际不掌握权力的一些人,说起话来却好像自己有权力一样。这个事情的另一面是,对于真正掌握权力的人,人们是很少讨论的。为什么不掌握权力的一些人,要假装自己有权力呢?因为这是他们所知道的唯一一种有尊严的说话方式。他们固然可笑,但更多的是可悲。

在一个讲权力不讲权利、讲身份不讲规则的社会里,一个人承认自己与权力无缘,就是承认自己是受欺负、受侮辱的角色。所以很多真正被欺负被侮辱的人,反而处处表现出自己跟权力有密切的关系,这就是爹味的文化来源。爹味弥散在天地间,浸透在所有人心里,污染着每一种关系。很多时候我们都忍不住问自己,是要当爹还是要当孙子?偏偏没有一个选项是做一个有尊严的普通人。

“爹味”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美国作家丽贝卡·索尔尼特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了她在参加一个聚会时,一位男性对她说:“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这让她感到非常不舒服,于是她将这种行为称之为“爹味”。爹味,专指某些人发表言论或行为时流露出一种类似于长辈对晚辈居高临下、过度自信甚至略带说教意味的态度。这个词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涉个体表现出的自我感觉过于成熟、智慧且无所不知的样子;二是形容其言行举止充满了不必要和令人不适的指导与训诫。

“爹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在职场上,对职员指手画脚,指挥他们如何做事。在生活中,对伴侣或朋友喋喋不休地发表意见,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最好的。在网上,对其他网友发表评论,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爹味”的存在,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以下感受:被压迫感:被人说教,会让人感到被压迫,失去自主权。被冒犯感:被人认为自己不懂事,会让人感到被冒犯,愤怒。被排斥感:被人认为是低人一等,会让人感到被排斥,孤立。

这个人可能是你的父亲,可能是你的亲戚长辈,可能是你的职场领导或同事,可能是你的朋友,总之,他们试图制造规训,试图对你的主观选择加以评判和控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爹味”。“爹味说教”是最近非常流行的一个网络用语,用来讽刺一些男人喜欢居高临下地说教,给别人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却不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因而往往让人尴尬、不快甚至厌烦。人们讨厌爹味发言的时候,并不区分特定的性别,只是平等地厌恶一切剥夺他人主体性、单方面的灌输和说教。

语言是武器,词语是说教者压制他人的凶器,浇筑起噤声的高墙。但同时,词语也可以成为反抗的武器,捍卫自身言说的权利,溶掉那座高墙。讨论爹味发言不应该被回避,因为当人们在讨论“爹味发言”或者仅仅是命名“爹味”一词,都是通过语言来推进这种关乎性别、关乎权力的公共讨论。

“爹味”常被用于指代男性的说教(mansplaining),指的是男性以一种居高临下、过度自信的方式和姿态对女性进行评论或解释。对于的英文是mansplain,直译为男人的说教。“爹味”的本质是不尊重他人感受的前提下的具有进攻性的“自我炫耀”。“爹味重”的常见话语有:想当初,我……(通常为忆苦思甜的奋斗经历);我是为你好,作为XX, 我劝你一句……(自以为是的建议);别怪我到时候没提醒你,与其……不如……(自以为是的建议);丫头,听我一句劝,你最好……(自以为是的建议);各种以“我认为”“我建议”为开头的表达,内容多于对方的话题无关,更多倾向于自我表达。

这类人用“爹味”表达的目的,是为了塑造一种权威的、优越的形象。通常社会的刻板印象要求男性是权威的,一部分男性也在外界各种形式的声音的影响下,比如父母的期待、身边人类似的价值观等等,认为男性就该追求权威和优越。

这种带有偏见的刻板印象,不仅是男性身上会有,不少女性身上也有。这是一种普遍的、不易自察地行为和言语的表现。

为什么有的人“爹味”这么重?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爹味”太重的人,是“控制型人格”,这类人控制欲过强,极端大包大揽,必须事事以他马首是瞻,周围人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必须经过他的同意。控制欲过强的人,不仅会让自己“爆炸”,还容易让身边的伴侣、子女、同事、朋友感到“窒息”。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干涉他人的人生课题,无法做到课题分离。

“爹味”所反映的,是这类人内心深处,对话语权、主导地位的追求,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爹味”实际上是当今社会中的缺乏沟通,缺乏倾听,甚至缺乏”安全感“的体现。因为急于通过建立话语权来确立个人的权威性本身就是对于这类人对自己不自信、内心自卑的表现。同时,这类人也有“自恋人格”倾向,需要不断从外界寻求“自恋的补给”(narcissistic supplies)。自尊需求优先于其他需求,喜欢通过极端展示个人的行动和努力,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优秀。

如何防止自己染上“爹味?警惕自己追求伪权威感。真正的权威来自不可替代的专业知识、技能及经验,积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接受每个人都有自我表达的需要,都有被人认可的需要。养成先听后说,多听少说的社交习惯。无论在什么类型的社交场合,即便是在相对宽松的家庭环境里,进来保持多听少说的习惯。尊重对方。社交互动中,不打断对方,不否定对方,或者不以否定来打断对方。通过剥削别人的话语权而获得的不是权威,而是霸道。注意年龄陷阱。大家普遍可能会认为“权威感伴随着年龄增加同步增加”的错误认识,事实上两者只是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权威通常年岁比较大,但不是仅因为他们年纪大才让他们有权威。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男性会染上“爹味”,有些女性也会不自觉地采用“爹味”发言,这是因为“爹味”作为一种社会普遍假想的伪权威性话术,已经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中,很可能已经让你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爹味”的背后,是通过追求虚假的权威感,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是一种内心自卑、不自信的体现。

“爹味”的原意是嘲讽那些喜欢说教,高高在上对别人指手画脚的男人,对应的英文单词是mansplaining。“爹”是家庭亲子关系中父亲的角色,也可以泛指父母的角色。父母相对于子女有着自然和伦理的双重权力,一是在子女儿童期以及之前的幼儿期,父母作为成人有着身体的优势,可以通过身体暴力来控制子女;二是在传统家庭伦理中具有伦理权力,特别是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父母的“爹味”,就是父母漠视子女的情感、权利、尊严,习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地对子女进行说教和管束。所以,觉醒的父母首先就要摆脱自然而然习得和传承的“爹味”,即使是面对幼儿期的子女,也要蹲下去与孩子平等交流。

权力者为什么总是喜欢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地说教?因为权力感会影响权力者的大脑,使他们的社会认知出现各种偏差和扭曲。越大的权力,越是不受约束的权力,权力者就越是倾向于高估自己认知判断的正确性,哪怕是在他根本不懂的领域。权力者还会倾向于逾越各种规则的界限,表现出任性来。权力者会倾向于将他人“物化”,忽略或者漠视他人的情感、权利、尊严,将他人视为实现自己“伟大目标”的“工具”或者需要扫除的“障碍”。所谓“爹味”无非就是权力腐蚀权力者散发出的恶臭的腐味,我在努力摆脱“爹味”,置身的社会却充斥着高浓度的各种“爹味”。

有一句话总结得很精辟:真爹是在教训人的同时给钱的,假爹则不然,一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真爹教训孩子,是一种仪式,一种流程,走完流程,要给钱的;假爹不请自来,过完了嘴瘾,拍屁股走人了。简直是吃霸王餐啊!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所谓“人生指导”,无非是这帮人不认可其他人的“活法”,你叫生活方式也好,叫人生价值观也行,有的人就是看不惯“主流秩序”以外的存在,他们要维护自己习惯的“旧秩序”。当然,有经验的人指导其他人,是合理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主动请教,一个是被动请教。我觉得,招惹反感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人家没请教你,你却不请自来。正所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才会出现,你不请自来,属于给自己加戏啊!

在工作和生活中,或多或少你都能嗅到迷漫在周围的“爹味儿”。他不是谁的家长,却摆出长辈的姿态,对身边的人和事看不惯,非要指点一番。有的语重心长,一副担心年轻人误入歧途的架势。有的指点江山,似乎全世界只有一个过来人,就是他自己,过来人指点一下年轻人。网友总结说,“爹味儿”的本质就是,如同父母一样,习惯指导他人的生活。看到年轻人“走弯路”,就忍不住教育两句,你这样下去可不行啊!看到小姑娘裙子短,就忍不住叮嘱两句,你以后还要嫁人的。

爹味浓度高的人总是向外界强塞他们单一的价值观。如果我们无法尊重自己的感觉、不允许自己出错,心里就难以形成牢固的价值标准,于是就容易别人的观念带跑偏。相反,当你充分尊重自己的感觉,允许自己存在偏差,那么,对方就难以扰乱你。其实留意身边你会发现,虽然爹味的人有很多,可有的人会深受其扰,而有的人则不太会受影响,后者通常就有着一颗强大稳定的内心。

所谓“爹味说教”,就是一些长辈和同辈理所当然地将自己置于高位,哪怕并不了解事实真相,却自信地认为自己绝对正确权威。他们在对话中把控主导地位,习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姿态对别人指指点点,轻视别人的经验和感受,把别人当成无知幼稚的小孩,充满攻击性和个人偏见。高频率地打断、否认、批评、嘲讽别人,向别人提出尖锐的问题,在别人说话或解释时却常常不予回应、转移话题。这让本来感觉生活、工作和关系就充满挑战、本来就不那么自信的年轻人感到被贬低,感到渺小、委屈、愤怒、挫败和羞耻。如何面对呢?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自体的稳定,不认同!

面对爹味的指手画脚时,通常我们第一反应都会去澄清说明,解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试图让对方尊重我们的做法。可很多时候会发现,哪怕自己说得再有道理,对方也听不进去。其实,这并不是你没说清楚,对方真正看重的并非客观的对错,而是如何维护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因此,和爹味者去辩论逻辑是没有意义的,对方反而会借着话题,发表更多的雷人语录。最好的方式,是减少回应或及时远离现场。

生活中总会遇到爹头爹脑的人,如果能及时识别和避开当然最好,而更重要的还是我们通过与不同人的接触来认识自己,成长身心。人生的每个阶段,身边都一定会存在着不理解、不认可你的人。当你越来越深地看见和理解自己,便能明白,别人的声音仅是参考,而你不必让他理解、满意。因为,这是你的人生,你才是主角。

《爱说教的男性》有这样一段话:“你可以用语言的力量埋葬意义,也可以用它挖掘意义。如果你缺乏描述一种现象、感情或处境的词语,那么你就无法谈论它,你们也就无法聚到一起来应对它,更不用说去改变它。”时代已经变了的事实无法改变,来日也不再是过去的时代。除非说教者接受这点,否则饭桌上离席,只会留下一股爹味。

爹味,是一种不好的味道,提醒我们在表达观点和传递信息时,要避免不必要的说教和高人一等的姿态,倡导平等对话、互相尊重的沟通方式。通过识别和调侃“爹味”,我们也更懂得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和交谈伙伴。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之上,我们尊重善意的指点,拒绝居高临下的指指点点。孟子曾说:“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世界不再只有单一价值观,“爹味”超标者应学会包容不一样的声音,在倾听和尊重的前提下学会和他人“平视”聊天。

二、敩民评论:通过细节分析大学生反击醉汉案的真实性

通过语言的蛛丝马迹来分析一个事情的真实性,这是很有意思的。截至目前,“大学生反击醉汉案”仍只有有限的信息,而且主要来源于男大学生一方,这导致大众对该案的看法几乎呈一面倒趋势。那么,单方面信源、单方面口供,是否就无从判断真实性呢?

并非如此。案件侦办过程中,为弄清真相,办案人员会在不同时间,针对同一案件多次询问、问讯当事人,并反复追问细节,形成多份口供。通过对比口供的一致性,基本可以判断其真实性。谎言不可重复,谎言也没有细节。这涉及心理学、语言学。

细节一:醉汉是如何调戏女学生的?

关于“醉汉调戏女学生”,目前所有说法均停留于“定性”,没有更多细节加以佐证。我们先看媒体关于该事件的第一篇报道,第一篇报道往往更有参考价值,就像第一份口供更重要一样。因为后续的口供中,当事人很可能会意识到问题后给自己“找补”“圆谎”。

第一篇报道中,关于“醉汉和女学生之间冲突”这个情节有3个人的说法:记者的说法。“据多位知情人透露,因3名醉酒男子假装外卖小哥戏弄一名女同学,双方发生口角,3名男同学发现后进行了制止。”男大学生父亲的说法。“我看了现场监控视频,一名校内女学生在拿外卖时遭到校外3名醉酒男子挑衅。”男大学生同行人的说法。“事发时,醉酒男子假装外卖人员在栅栏边打招呼,并骗女生说“这是11点的外卖”,女同学得知被戏弄后爆了句粗口,随后离开了。”

通过上面这3个说法,我们可以发现,对于醉汉的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词,包括“戏弄”、“挑衅”、“骗”,唯独没有提到3名醉酒男子“调戏”女大学生。鉴于男大学生父亲和同行人都属于该案的利益相关人,他们对于醉汉行为的描述只会最大程度有利于男大学生。因此,可以理解为,3名醉汉在和女学生的纠纷过程中,有的只是语言上的冲突,在具体用词和行为上,均没有实质性“调戏”的成分,比如语言上的轻浮,或者行为上的触碰。否则,男大学生父亲和同行人没有任何理由不把这些语言和行为向外界传达出来。

换做是你,面对舆论,你会放过对方任何一个“黑点”吗?显然不会,对方只要有一点用词上或动作上的“调戏”,都会被大书特书,这是人的天性。可是在这里,他们都没有说。那就是真没有了。至于究竟是3名醉汉假装外卖员骗女学生取乐,还是女学生将刚好走到校门口的3名醉汉当做了外卖员,进而引发口角,目前有不同说法。

无论如何,都有必要提醒大家,本案中的3名醉汉很可能并没有做出大家惯常所理解的那种“调戏”。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任何添油加醋,并脑补画面将3名醉汉描述为酒后失德,闯入校门“调戏”女大学生的言论,都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细节二:醉汉闯入学校后,是“掐”脖子,还是“推”脖子?

目前流传较广的一个说法是:醉汉闯入学校后,“掐住了”男大学生的脖子,男大学生感到窒息才予以反击,将醉汉打倒在地。事实上,关于“掐”脖子还是“推”脖子,即便是男大学生父亲,也承认警方有不同看法,警方认为是“推脖子”而非“掐脖子”。而对于警方的这个看法,男大学生父亲的用词是,“但我认为是在掐”,理由是“我孩子当时说他有窒息的感觉。”

大家可以再认真体会下说这个话的语境。男大学生父亲孟先生在向记者说了“孩子被醉汉掐住脖子才反击”这个细节后,也表示,“关于是否存在被掐脖子的情节,此前警方有不同看法”。在这里必须对男大学生父亲的坦诚表示敬意,面对一个重要细节,其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后,能阐述警方不一样的观点,这点很难得。这个“阐述对方观点”的行为起码可以说明,即便作为男大学生的父亲,其潜意识同样认为醉汉的行为是不是“掐脖子”是存在争议的,所谓“掐脖子”,是其“个人认为”。另外再提醒一点,该男大学生身高181,体重200斤。如果想掐住这样一个大汉的脖子,或许并不容易。

细节三:男大学生将醉汉击倒后,是否有继续攻击的行为?

这是给整个案件定性的关键。如果醉汉倒地明显失去反抗能力后,男大学生继续攻击其要害部位,足以认为男大学生主观上存在伤害的故意;如果男大学生在醉汉倒地后,立即停止了继续攻击行为,可以理解为其反击的目的是防卫。关于该细节,目前可靠来源只有男大学生父亲,其对于该细节的描述为:“孩子击倒醉酒男子后,未继续向其攻击”。这个描述可靠吗?

我们可以再看男大学生父亲孟先生的另外一句表述“那时候天色有点晚了,视频其实看得也不是很清楚,后续的监控画面没给看”。这句话其实很有意思。第一,天色晚了,我没看清;第二,后续画面也没给我看;第三,孩子没继续攻击这个细节,是我听俩同学说的。所以,男大学生究竟有没在醉汉倒地的情况下继续攻击?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男大学生父亲没看清,后面的画面也没继续看,至于有没继续打,我是听来的。

细节四:记者致电了男大学生的班主任,其表示“这个事情都不愿意发生”。

作为班主任,自己的学生见义勇为,勇斗闯入学校的歹徒,难道不该义正辞严地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吗?可这个班主任竟然表示“都不愿意发生”?这也非常值得细细品味。对于本案的处理必须慎之又慎,正当防卫条款被激活,并不意味着任何反击行为都是正当防卫。很多人喜欢强调“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可他们似乎忘了,“法”和“不法”,“正”与“不正”是可以随时互相转化的,一切都取决于人心。

三、熊丙奇:查清九岁小学生坠楼真相,给如何办好教育一个答案

2024年4月15日,湖南省平江县发生一起9岁小学男生坠楼事件,家长质疑孩子是因遭体罚而轻生,引发社会关注。该男生晨晨(化名)的父亲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他不敢去学校,是长期被老师体罚,害怕,恐惧学习,心理承受不了,所以他宁愿选择去死都不愿意读书”。

4月18日晚,当地教育局发布情况说明称,“事情发生后,县委政法委及公安、教育、属地乡镇(街道)等部门单位成立联合调查组,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处理,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详细深入调查,相关善后处置工作正依法依规进行”。这名小学生是不是因遭受体罚而选择轻生,还需要权威调查。如果确实和老师体罚有关的话,查清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既是对学生本人负责、给父母一个交代,也是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需要。

近年来,因老师体罚对学生造成伤害、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件屡有发生。这也一再提醒,如何避免学生在学校遭受体罚等伤害,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也该给社会一个答案了。此次孩子出事后,据家长介绍,“我们在学校看了20多个小时的监控录像……看到晨晨总是被老师训,一周内被罚13次,经常被打手,还有一天被罚站了4节课”。此外,孩子还曾被罚抄写一万遍“分级”一词,“从去年抄到今年还没有抄完”。家长反映的监控内容如果属实,打手、罚抄一万遍“分级”、一天被罚站4节课,显然不属于正常的教育惩戒,老师的这些行为已经涉嫌体罚。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禁止老师对学生进行“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相信在这起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后,当地有关部门会做出公正的调查处理。而近年来,因被体罚而导致厌学、走极端的学生不是个别,需引起足够重视。

或许在一些老师看来,体罚是严格要求学生、是对学生好,出了问题是因为学生“心理太脆弱”。这一说法,其实是无视学生成长规律。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让他们失去自信,进而完全否定自己,并对上学充满恐惧,随之就可能选择走极端。这也是我国要禁止老师体罚学生,并将其写进《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原因。

但现实里,还有部分老师对此不理解,认为这会导致老师不再管学生,而选择躺平。甚至还有一些“怪论”,认为当前还“敢管”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这是对“好老师”的错误评价。“好老师”当然要严格,但严格不是动辄打骂,更不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而是要对学生有爱心、耐心。

而这一观念,也是家长在家庭教育时需要明确告诉孩子的。尤其是一些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够,认知仍有所欠缺,也会错以为老师这样做是严格要求自己,都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于是在遭受老师体罚后,不敢告诉家长。这就容易导致一些学生长期被体罚而不被人知晓,结果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在孩子出现严重问题甚至酿成悲剧后,才被家长发现,无疑为时已晚。

无论家长还是学校,都要充分认识到体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对这类行为零容忍,更不能将其美化为对学生负责。只有给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才能尽量避免因体罚导致小学生害怕上学而坠楼身亡这样的悲剧发生。

四、李勤余:公用事业收费,每一笔都该收得明明白白

2024年4月20日,成都市场监管部门发布公告称,根据目前调查核实情况,查明燃气企业存在以估代抄、违规估抄、补录过程不透明、燃气计价不规范、解决群众诉求服务意识差等问题。现已派出联合调查工作组入驻成都燃气集团等燃气企业,将依法依规依纪处理相关责任人,责成相关燃气企业全额退回已确认多收取的燃气费。

近期川渝多地网友反映家中换新表后燃气费异常上涨,甚至有网友晒出缴费账单,称换表一个月后产生了17290元的燃气费。此前经过重庆市联合调查组调查,已确认重庆燃气集团等燃气企业存在部分市民反映的多计多收燃气费等问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追责。

包括燃气费在内“水电气”等公用事业收费,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要支出,数额本身或许不大,却事关民生,每一笔都该收得明明白白,绝不应该成为“糊涂账”。从两地的调查结果来看,很多问题是共通的,概括来说,就是计费和换表工作流程均不规范。

比如,在未上门或抄表遇到用户不在家时,存在违规估抄情况,且未及时与用户沟通核准实际数据,导致出现用户不在家、不用气但仍产生燃气费的问题。

再比如,更换燃气表本身是为了保护用户的用气安全,有其必要性,但这毕竟是连接政府和千家万户的公用事业,关系到每一位用户的切身利益,理应在严格的监管下进行。但是根据众多网友反映的情况,对换表这件事,燃气企业往往是发个公告完事,事前事中事后都缺少信息的公开和跟踪的服务,可以说是导致问题发生的直接原因。

一般人或许对燃气费的计费方式并无精确的概念,主要通过生活经验来判断费用是否合理。要不是近期燃气费的“异动”幅度较大且涉及众多用户,人们也不会察觉到其中的异样。

因此,正视问题并及时进行纠偏很重要,而如何举一反三,堵上可能存在的漏洞,全面加强燃气行业服务管理也很重要。不管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还是强化行业执法监管、完善投诉举报机制,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从制度建设的层面出发,让燃气费的收取规范、准确、明白。

从成都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核实情况看,尚未发现燃气表计量和质量、燃气质量、通过远程操控改变燃气表计量等问题。但不少网友仍对当前一些燃气表的质量抱有疑问,那么是否需要委托第三方对其计量性能进行实验室检测,及时回应老百姓的关切,或许也应该成为下一步调查的方向。

部分地区燃气费的异常上涨现象再次提醒我们,在公用事业服务中,不管是调整价格还是更换仪器,都必须坚持公开透明,把计费的标准、仪器的情况和用户交代明白。总之,有关各方理应从此事中吸取经验教训,牢固树立民生无小事的思想,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到位,把每一笔费用都收得清楚。

五、方圆:不能让摄像头成为偷窥之眼

日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发布《网络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2019-2023年度)》,通报该院近5年审结的网络犯罪案件办理情况,其中一起案例是男子非法控制18万多个摄像头搜集实时画面出售,获刑5年。

案情显示,被告人巫某某通过反编译软件,获取了某品牌摄像头的用户名和密码数据库。后巫某某委托他人搭建了某APP网站,并将上述数据库置于APP中,通过指令调取数据库里的用户名和密码实现入侵并控制目标摄像头。巫某某通过互联网宣传“足不出户看世界”,向“客户”收取68元至668元不等的会员费并提供实时监控画面,获利80余万元。

应该看到,无论是查询信息还是安全监控,摄像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也为我们带来了不少便利。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它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手中的工具,又有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乃至社会公共安全,且更不容易被察觉和发现。

巫某某控制的摄像头有18万多个,分布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场所涵盖医院、家庭、养老院、实验室等。法院经审理认为,巫某某对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对其判处有期徒刑5年,罚金10万元,并追缴其违法所得80余万元予以没收。

依法严惩网络犯罪,切实维护网络安全,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摄像头背后的网络是个虚拟世界,但不是虚假世界。对于犯罪分子,不能止于“一封了之”,要做到线上线下一个样,坚决进行打击。毕竟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被摄像头“偷窥”着的世界里。

其实,面对信息网络犯罪的新情况新问题,2022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信息网络犯罪案件的管辖、取证、证据审查等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从此次披露的案例来看,用网络摄像头来牟利,证明当下的网络犯罪案件具有隐蔽性强的特点,这既提醒公众要千万注意身边的网络安全,也提醒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不能给网络犯罪者留下可乘之机。

六、守一:村支书办20张营业执照,市场主体倍增岂能靠造假

据“中国之声”报道,近日,多位山西大同阳高县的基层干部反映,当地在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计划过程中,存在严重造假现象。这两年,阳高县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的考核,乡镇领任务再分到村里,村支书只能找亲朋好友完成登记注册,甚至把多个经营主体都注册在自己名下。多位基层干部表示,这样的层层摊派实在吃不消。

阳高县的这种“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有多荒谬,看两组数字就能直观感受出来。

一是,不久前某镇被要求2天之内新注册9家企业。且不说,一个普通乡镇有没有可能2天内突然诞生9家企业,就算偶尔会扎堆,但也不可能提前预测到。这个要求提出来,难免让人怀疑有“鼓励”基层造假之嫌。

二是,一位村支书名下注册了23家市场主体,只有3家是2022年前实际运营的合作社,其余则涉及鞋店、服装店、水果店、货运队、养殖厂、水产店、鲜花店、建材厂,两家便利店及一家美甲店……一个村支书,有可能涉足这么多行业吗?这些信息难道都不用核实吗?上级部门不会本着常识去质疑吗?

可就是这些明目张胆的弄虚作假,成了完成摊派任务的常规操作。为了完成上面摊派的指标,最开始村支书们要动员亲朋好友,车接车送去县城办手续;后来县里派工作人员到镇上,“方便”村民办手续。

如果是村民真实有注册需求,上门服务值得夸赞;可如果村民都是被硬拉人头叫来的,“贴心服务”的工作人员,难道不知道注册之后也就是上报数据好看,实际上不会有什么经营活动吗?从拉人头到注册,再到层层汇报统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全都是形式主义、集体浪费吗?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这种造假行为还会造成各级决策者对市场情况的误判。这些反映市场主体年年“猛增”、企业发展无比“喜人”的数据,层层上报之后,就会模糊甚至掩盖基层真实的情况。本来可以针对真实经济面做出的决策,也可能被延缓甚至搁置。

现实中,各级政府的确应该重视市场主体的增加数量,这能直观反映地方经济的活力、营商环境的优劣。可市场主体也好、营商环境也罢,重要的其实并不是纸面上的数据或结论,而是地方经济是不是真的在高质量发展,更多人是不是能够实现就业和提高收入。

所以,在这些指标上造假,除了自欺欺人,本质上毫无意义。官方报告的数据再好看、编造得再用心,如果和地方民众的真切感受对不上,那也是百害无一利。

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暂时受挫不可怕,可怕的是经济没起色,官方的数据还很喜人。所以,针对“村支书无奈办20张营业执照”这样的荒诞情景,有必要深入调查探讨,造假的关键驱动力到底来自哪一环。村里说是乡镇派的,乡镇说是县里派的,那么县里又是谁派的任务?

七、龙之朱:村支书办23张营业执照,培育市场不能靠数据繁荣

近日,山西大同阳高县被曝在推进“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时,存在严重造假现象。据央广中国之声报道,当地在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计划过程中,由乡镇领任务再分到村里,而村支书只能找亲朋好友登记注册,甚至把多个经营主体都注册在自己名下。有一名村支书竟注册了23家市场主体,只有3家合作社是真实存在的。

阳高县地处晋北,市场发育不足,多年来一直存在市场主体偏少、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等问题。自2021年12月31日山西省开始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以来,原本可以借着这一契机,促进民众积极参与经济活动,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然而,遗憾的是,当地并没有真正沉下心来,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促进市场繁荣,而是选择从数据倍增入手假装市场繁荣。如此南辕而北辙,怎么可能促进经济向好发展?

媒体披露了一份阳高县2022年4-8月市场主体倍增任务分解表,表中显示,每个月都有任务数和实际完成数,仅仅四个月时间,阳高县就新增2985个市场主体。这样的增速,对于一个常住人口只有18万的小县来说,称得上是“奔跑式”发展。

只不过,这中间相当大的一部分增量,只是停留在数据上、形式上,并没有介入经济活动。各乡镇多采用“拉人头”的办法凑数,实在拉不动了,村干部就自己领回一叠营业执照。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责任部门哪怕稍稍留意一下相关信息,都会发现问题。毕竟,一下子涌现出那么多一个人名下注册了多家市场主体,或者一个人来来回回注册、注销市场主体,正常吗?

阳高县“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如此恣意造假,乃至连起码的遮羞布也不要,足见这在当地已经公开化了。这绝非仅仅是基层干部群众在具体操办,而是上上下下都心照不宣、心领神会。

这也反映出,当下在一些地方,正常的经济发展存在形式化可能。这些地方,不恰当地采用考核方式,层层分解指标,层层加压督导,纷纷将市场主体发展情况纳入各级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

如此,经济发展便被化约为不断跳动的数据,市场繁荣也被扭曲为“注水”的注册游戏。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然上级只要结果,基层也就只能弄虚作假。

数据倍增造假,不仅给各级公职人员平添了巨大的登统造册工作量,使其长期处于加班状态,辛辛苦苦地“空转”“瞎忙”,也严重败坏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甚至让基层群众对经济回升向好产生深刻的怀疑。

无视民间的创富热情,无视经济发展规律,只是热衷于制造数据倍增的假象,看似热热闹闹、立竿见影、皆大欢喜,实则不过是浮泛、空洞、虚假的繁荣。这样的操作,也属于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骨子里折射的是变味的、急功近利的发展观、政绩观。

其实,民众当然有发展经济、勤劳致富的期待,也愿意通过办企业做生意的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各级政府和部门理应顺应时势,不断提高登记注册效率,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完善财税金融服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这些,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只要把这些事情做好、做到位了,民众自己就会努力去拼出一个美好未来,而市场也会因为各个主体的涌现而财富涌流。

值得注意的是,据山西省相关文件显示,“省级财政对符合条件的首次创业人员给予最高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培养市场主体成绩特别突出的地区、部门和平台载体,给予奖励表彰和倾斜支持”等。

对此,有关方面也不妨深入调查一下,在阳高市场主体虚假倍增事件中,有没有类似套取财政补贴、奖励等情形,有没有干部因此获得提拔等情形。只有斩断了此类名缰利锁,打掉基层官员寻求政绩的冲动,才有可能杜绝数据造假。

活跃的市场主体不仅会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也会推动技术进步、市场繁荣。这在当下,无疑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无论如何,一个正常的市场也不需要数据倍增这样的虚假繁荣。

八、江城:全额退费,书记被免,燃气表准不准也需说得更清楚

沸沸扬扬的重庆燃气问题,迎来了调查结果。据央视新闻报道,2024年4月19日晚举行的重庆市燃气调查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经过重庆市联合调查组调查,确认重庆燃气集团等燃气企业存在部分市民反映的多计多收燃气费等问题。

通报表示,调查组查明了涉事燃气企业存在的六大问题,包括错抄和违规估抄,燃气计费周期混乱,价格政策执行不到位,换表工作组织无序,工作力量严重不足、部分燃气公司对抄表员管理不到位,部分燃气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等。

从时间上来说,这份官方通报出台得很及时,处理得也相对严厉、到位,重庆燃气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已经被免,并已立案调查14件。这些,都体现了当地对燃气问题的重视与严肃追责的态度。

从通报看,重庆燃气集团的管理可谓混乱,各种失误频发,甚至是非常低级的失误。比如,仅手动录入错误产生用气量增高就多达1085笔,未入住估抄错误产生用气量增高也有106笔,同时还有部分地区计费时间间隔毫无规律和逻辑,最小计费周期7天、最长计费周期83天等问题。

这些都足以说明,单位相关负责人被免是应当的。燃气非小事,涉及的是基本民生,但燃气公司却在管理上如此随意不走心,任由民众权益遭受侵蚀。而这次计费问题突然被曝光大学生职场受挫为骗保,也可见是长期疏于管理造成的矛盾集中爆发。

对于民众最关心的燃气表本身是否存在问题,通报也予以了回应——“从目前调查核实的情况看,尚未发现燃气表计量和质量、燃气质量、通过远程操控改变燃气表计量等问题”。通报说得简洁明了,但从民众角度来说,这简单的一句话恐怕尚难以完全廓清疑问。

从此前的相关报道看,早在2024年初,就陆续有重庆市民在问政平台上反映,更换智能新气表后,燃气费用猛增的情况。甚至还有网民拆解了燃气表,从技术角度分析其问题所在。目前的种种疑问,几乎都指向了燃气表本身。

当然,这些质疑不一定准确,所谓的技术拆解也未必靠谱,但不可否认的是,燃气表的计量问题已经成为了最大的疑问。相关调查也不妨对此做出更加细致透明、科学可信的解释。

比如,向民众证明从技术层面数字不可更改,或者说有何种监督防范措施足以杜绝随意更改。毕竟,燃气表计量问题更具普遍性,恐怕也只有将相关问题彻底说清楚,不留有存疑空间,民众才能真正地放心,而不是担心自己也遭遇“背刺”。

事实上,关于燃气费的疑问也不只出现在重庆一地,包括成都、常州等地,最近一段时间也都陆续有市民反映计费异常。人们也难免怀疑,重庆此次通报的问题,是否在其他地方也存在。因此,各地不妨对当地燃气公司的管理状况进行摸排检查,把相关工作做到前头,将各种漏洞尽快堵上,如费用等方面也有类似疑问,也需要及时向民众解释、说明。

毋庸置疑,水电气暖跟柴米油盐一样,都是最基础的民生,也直接关系到民众最基本的生活获得感,绝不容许有人暗中操作、上下其手。但也正因为水电气暖如此普遍、常见,其中的任何一点异常都会被迅速发现。

所以,这次燃气事件也提醒,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运营机构,都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不要以为计量、收费等这些“小问题”没人在意,而伤害了民众的切身利益。此次燃气问题,无疑是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大学生职场受挫为骗保,唯有借此机会将方方面面的问题彻底解决,才能有效平息舆论质疑,重新挽回燃气公司作为公用事业单位的社会公信力。

九、罗志华:“刷脸”挂号,患者在担忧什么?

医院线上挂号也要“刷脸”了?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有市民告诉记者,他在某家医院的小程序挂号时,不仅需要先填写就诊人信息,还需要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但另换一家医院后,只需填写就诊人信息就能预约挂号。

此外,该市民还发现,有的医院小程序可添加多个就诊人,而添加这些就诊人信息时也无须人脸识别验证。同样是线上挂号,为何有的需要人脸识别,有的不需要?线上挂号前进行人脸识别是否有必要?

当前,“刷脸”挂号成为医院创新的一个新领域。2023年5月8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正式启动“全流程无感就医”模式,通过人脸识别,即可完成建档、挂号、预约、就诊等流程。从2023年11月起,“刷脸”挂号就医模式在广州、深圳等地多家医院出现。

但由于针对“刷脸”挂号的创新进度不同,就会出现创新和传统方式并存的局面。随着医疗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刷脸”挂号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从而变得越来越普遍。

过去,针对“刷脸”在商业领域的运用,社会已展开过充分讨论。目前已形成的基本共识是,“刷脸”可以提高生活和商业活动的便捷度,但风险也不容低估,因此在推广“刷脸”服务时,要求最小限度收集信息、强化信息保护,并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权等。

而“刷脸”挂号,因为涉及疾病等更加敏感的个人信息,民众更担心“刷脸”挂号出现隐私泄露,这完全可以理解。但与此同时,“刷脸”也是落实挂号实名制最彻底的手段,而挂号实名制对于“号贩子”具有治本之效。

此外,外出看病忘记带病历或就诊卡是常事,“刷脸”挂号若能得到普及,就可以免除携带病历资料和卡证等麻烦,在跨省异地就医已得到普及的背景下,这项便民举措尤显重要。

更关键的是,医保缴费、出院结算等费用支付,均可通过“刷脸”进行,不仅十分方便快速,而且具有防范骗保和盗刷医保卡等作用。

“刷脸”挂号是个医院创新的新话题,但仍涉及信息技术利用与隐私保护这个老问题。在过去,这方面的争议在医疗系统也不少见,比如采集并上报孕产妇和新生儿信息,利于提升母婴保健水平,但也出现孕产妇和新生儿信息泄露问题。

再比如,医生开直播便于普及医学与健康知识,共享电子病历对于医学科研和开发人工智能医疗产品也大有好处,但同样会引发暴露隐私等担忧。

如今的“刷脸”挂号,是这个两难问题的一种新表现,将来也一定会出现更多类似争议。医疗领域化解这道难题,亟待统一、明确的基本规则。

信息技术带给医疗诸多益处值得肯定,其潜在作用更有待开发。但医疗隐私是最敏感和最容易被侵犯的个人隐私,医疗信息技术开发应以个人信息保护为前提。当隐私保护存在漏洞时,应该放慢开发的脚步,把保护的堤坝筑牢再说,切不可为了加快创新进度而牺牲隐私。

对已经采集的人脸等个人隐私信息,医院做好防泄露工作是最起码的要求。在技术上,要堵牢任何微小的信息泄露漏洞;在管理上,要强化专人管理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尤其要谨防出现泄露信息的“内鬼”。此外,对于已失去使用价值的信息要及时销毁。

事实上,也只有让隐私保护优先于信息技术开发,才能让民众安心享有“刷脸”挂号等医疗信息产品带来的好处,而不是反受隐私泄露带来的巨大伤害。

十、祝克鼎:正教授就餐区,不怕有差别,就怕有栅栏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西北工业大学餐厅内设置有“正教授就餐区”。西北工业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回应称,该餐厅确实有教授就餐区,相当于教授的福利待遇,在菜品价格方面,学校也有相应的补贴。“正教授就餐区”是正当福利还是特权,一时引发网友热议。

医院有干部病房,银行有大客户室,机场有VIP通道,连打个游戏会员都牛一些。可以说,差别无处不在。怎么对待这种差别,不仅考验当事单位,也考验围观群众。

第一重考验,在于差别“度”的掌握。比如说,在一个单位,员工月薪1万元、领导月薪1.5万元,算是合理有度,但如果领导月薪5万元,恐怕员工就有意见了。反对意见认为,不同级别在待遇上有一定差别可以理解,甚至有必要,这样才能激励进步,但吃饭上不应该搞差别。

说实话,大学食堂人流量较大、集中开饭时间相对拥挤,很多正教授年岁颇大,设置专门就餐区,免除排队之累、喧闹之苦,未尝不可。菜品价格上给予补贴,也是尊老敬贤的应有之举。围观群众的心胸不妨放宽些。

吃饭这事,说大很大,说小很小。说它大,是因为“一顿不吃饿得慌”;说它小,是因为早吃几分钟晚吃几分钟,菜好一点儿坏一点儿,没什么太大影响。正教授与学生同吃同排队,打成一片,当然其乐融融。但在吃饭上给予正教授一定优待,也算合理有度。假如在如厕上也“正教授优先”,那就是滥用特权了。

第二重考验,在于上升通道的畅通。你今天充了会员,把我打得落花流水,明天我也充个会员,再打回去。这样合情合理,没人抱怨。但是,如果行长的爹是行长,行长的儿子还要当行长,用权力设置围栏,堵死了别人的上升通道,围观群众肯定是不能答应的。

部分网友反对“正教授就餐区”的另一条理由是,“教授只能说明过去贡献大,现在和未来贡献大的可能是副教授和讲师”。先不说这条反对理由是否站得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的副教授和讲师,未来也可能成为教授。只要上升通道公平存在,大学老师们努努力,早晚也能升舱到“正教授就餐区”。

所以,不怕有差别,就怕有权力制造的栅栏,让别人没了上升通道。“正教授就餐区”是合理存在,如果搞成“张家就餐区”或“李家就餐区”,那可能就是千夫所指了。

大学生被欺骗的案例_大学生骗保案例_大学生职场受挫为骗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