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感觉累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的人。
/////
我曾经在考驾照的时候,见到过因各种原因没有考过的学员。
为了吸取别人的教训,我经常和教练沟通交流,想从他的口中得知那些学员为何没能通过考试。
令我惊讶的是,最让他无语的不是那些毫无驾考经验的,也不是愚钝的,或者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反而是那些有过驾考经历或驾驶经验,但模棱两可、一知半解,又满脑子想法、张嘴就是标准的人。
我参加工作之后,到了职场才真正理解教练说的话。
职场中有一类人,他们一开口说话就是:你不懂,你错了,应该这样或那样……
不管你拿数据还是测试报告给他们看,他们总是拿自己满脑子的“经验”来应对。
职场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和他们在一起工作真的很累,把人整得心力憔瘁。
这类人通常有三个典型特征,下次遇到了不要和他们纠缠太多,你耗不起的,我劝你离他们远点。
01话很多
° 说话是本能,闭嘴是能力。
职场中,根据说话处事水平,把人分成了四个能量级。
第一能量级:看穿,不说穿;
第二能量级:看不穿,不乱说;
第三能量级:看穿,说穿;
第四能量级:看不穿,乱说。
职场中让人心累的,就是最后一个能量级的人。
《宋人轶事汇编》中有一个典故。
南宋县令钟弱翁,以其自认为书法好而闻名。
他喜欢贬低他人的书法作品,并总想取代它们。
然而,他的书法实际上并不高明,这导致了他的一些尴尬和笑柄。
一次,他路过一个山寺,看到一高阁的匾额,上面写着“定惠之阁”,旁边的题字人的名字模糊不清。
钟弱翁就肆意地说字写的不好,叫僧人用梯子把匾额取下;
僧人把匾额擦拭干净后,钟弱翁走近观看,竟然是颜鲁公颜真卿写的;
他便立马改口提议:“这么好的字应该刻石以永存。”这个故事被后人当作笑谈。
好为人师的钟弱翁,在说话做事方面就是典型的处于第四能量级的人。
职场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像钟弱翁那样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喜欢人前卖弄自己的一知半解。
他们总觉得别人“写的字”都不好,都不如自己的“字”,总喜欢给别人指指点点。
《孟子·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明明自己满身是刺,眼光还一直盯着别人不放,指手画脚。
例如,职场中那些所谓的专家职场寓言故事,喜欢用自己业余的视角,去纠正别人专业的做法。
你还不能与他们解释,一旦你有半点质疑,他们立马给你“扣帽子”职场寓言故事,接下来就是“使绊子”,过不了几天就会“打棍子”。
其实,他们在业余方面的确很专业,在专业方面又很业余,擅长鸡蛋里面挑骨头。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科学的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锤子定律”:如果你有的只是一个锤子,那么所有的东西看起来都像一个钉子。
给小男孩一个锤子,然后你会发现所有他遇到的事物都需要敲打。
职场中,对于那些能量等级处于低段位的人,他们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喜欢用锤子思维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会像个孩子一样时刻“敲打”别人。
在工作中,如果你的能量等级超出了对方,你就会躲避他,并不是怕他,而是在包容他,甚至你偶然间还会对他心生一丝怜悯之情。
他无时无刻不在卖弄自己的“专业”,你想帮他,却又无能为力。
因为,就像《天道》中芮小丹对丁元英说的那样:凡是不是我亲自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
02办事拖
° 持己见是执着,明事理是智慧。
在职场中,你可能听到或遇到过这样的情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合同需要评审,结果被各个管理口以各种“手续不全”为由推辞,最终合同签订后出现重大条款漏洞,公司损失惨重。
这类人,你不能与他们讲团队,讲合作,因为他们眼里只有自己的“陈规”,他们的眼光也只能看到自己的脚下。
遇事先搬出自己的“条条框框”,另一个绝招就是“拖”,能拖就拖。
“为什么在当前如此开放的职场里,还会有人这样做事?”
初入职场时我也曾遭到不少刁难,内心无数次的发出疑问,直到我看到一个寓言故事,才得出了答案。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他想买一双新鞋。他先量好了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尺码放在了座位上。
等到了集市,他选好了一双鞋,准备试穿时,才发现尺码忘在家里了。于是,他决定回家去取。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直接试试鞋子呢?”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就是《郑人买履》的典故,现实职场中,有很多人就像这个郑人一样,抱着自己的“尺码”不放,连自己的“脚”都不相信。
最终出现要证明“你自己是你自己”的闹剧。
唐人皇甫堤有言:“体无常规,言无常宗,物无常用,景无常取。”
意思是,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更新变化。
遗憾的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源于自身以往经历的积累,这也塑造了人的见识、胆识、价值观,最终形成固化的观念。
人们习惯于用自己的观念来进行评判和行事,久而久之就有了自身的做事风格,就成了“郑人”。
你很难改变他的工作风格和习性。
因为,在创造心理学中,人们把长期固定于某一活动而逐渐丧失对活动内容的敏感性,安于循规蹈矩的现象,称之为“疲钝效应”。
燕子每日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在空中翩翩起舞、欢快歌唱,但在蝙蝠看来,只有天黑了才能在天空中飞翔。
职场中那些抱着自己的“尺码”不放的人,心中有无数个“条条框框”在等着你。
他们满脑子想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你的“脚”是否满足他的“尺码”。
03人太作
° 在废品回收站,你所有值钱的东西不过废品而已。
职场中有一种人,最难沟通,你一旦遇到,劳神费力。
就是那种很会作的人,总是不合时宜地炫耀自己,归根结底是没有认清自己。
我亲眼看到,在公司餐厅,有人插队被怼时,回怼道:“我是博士,你什么学历?”
我想告诉他的是,我们排队用的不是学历而是素质,就算我们学历没你高,你一个博士怎么也混到我们的队伍里来了?
不自知的人,会把自己唯一的优势拿来当作自己无理取闹时的挡箭牌,还总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有自知之明的人,能够非常精准地为自己定位,非常低调与谦卑,从不做作。
曾经和一个外卖小哥聊天,我问他:“当前送外卖的人群中,听说卧虎藏龙呀,我看你戴着眼镜,不会也是高学历吧?”
小哥笑了笑,半天不语。
随后他淡淡地说道:
“在职场上,学历本来是给人脸上贴金的,但送外卖不需要学历,学历太高反而成了抹不去的职业‘污点’;
天天被人拿来做反面教材,像我们这种送外卖的,工地打工的年轻人,很多都是高学历;
我们最怕别人问学历,不是因为学历低,而是学历太高,让我们有压力,但干我们这行的,学历不能当饭吃呀!谁傻才会炫耀自己高学历......”
从小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认为自己都混到要靠送外卖来维持生活了,已经没必要炫耀自己是高学历了。
是呀!你是博士,却和一群低学历的混到了同一个公司,所以你就没必要再拿学历秀优越感了,也不要太做作了。
没有人来到废品回收站后,还在给老板炫耀自己要卖的东西价值几何,因为在老板眼里都是废铜烂铁。
苏格拉底说过:“我唯一知道的,是知道自己不知道!”
职场人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认不清自己,又看不上别人。
下面的寓言故事阐明了职场作死的整个过程。
猪吃饱喝足后,觉得自己是世上最高贵的动物;
它认为牛整天耕地,风吹日晒,还要受训斥,甚至被抽皮鞭,多么悲惨呀。
而猪不用干活,吃了睡,醒了就吃,主人待猪如贵宾一样。
它认为狗是看家护院的,天天围着主人转,低贱地讨好主人,只获得一根骨头吃。
它认为猫的任务是捉鼠,没日没夜地去蹲坑、去埋伏,猪就从来不用晚上加班。
过年的时候,主人唯独把猪杀了,用它做成了美味佳肴。
职场中有太多的人怀有故事中“猪”的心态,总觉得自己不干活就是高贵,事实上别人干得多恰恰是因为别人有用。
文章的最后,用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墓志词来时刻提醒自己在职场中要低调内敛: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