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什么是员工关系管理?
1. 员工关系管理的定义 员工关系管理涉及对员工之间相互作用与关系的管理。
这一管理活动旨在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充分发挥其潜力。
2. 部门的重要性 多数公司设有员工关系管理部门,其关键作用在于降低因工作场所人际关系问题导致员工离职的情况。
3. 运作方法 员工可以向员工关系管理部门提出投诉。
该部门会安排涉事双方进行沟通,听取他们对彼此的看法。
4. 解决冲突 员工可以通过这一部门提出合理要求,并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达成解决方案。
误会可以通过部门介入得到解决。
5. 调职措施 如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管理部门可能考虑为其中一位员工申请调职,以防止未来冲突的发生。
6. 沟通的价值 通常,人际冲突源于误解,通过对话通常可以解决问题。
员工关系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员工能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交流,从而解决问题。
什么是员工关系管理
员工关系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处理和管理员工之间的关系。
许多公司都设有这样的部门,旨在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很多员工正是因为人际关系的问题而选择离职。
员工关系管理部门的运作方式如下:员工可以前往该部门进行投诉,而该部门的人会召集有问题的双方(或以上)的员工,听取他们对对方的看法。
员工可以通过该部门提出合理的要求,双方如果能够达成协议,那么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如果是误会造成的,该部门的人也可以帮助双方解决。
如果双方都不愿意妥协,那么他们可能会为其中一方申请调职,以避免再次发生冲突。
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很多时候只是误会,只要双方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就可以解决。
然而,很多员工因为面子问题而不愿意给对方一个谈话的机会。
员工关系管理部门正是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能够平心静气地聊天和解决问题的平台。
通过员工关系管理,公司不仅能够维护良好的员工关系,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
员工关系管理是一项细致且重要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耐心。
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关系管理部门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需要倾听员工的诉求,还需要帮助员工解决问题,维护公司内部的和谐氛围。
这不仅需要员工关系管理部门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员工关系管理不仅能够解决员工之间的矛盾,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能够让员工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共同推动公司的发展。
什么是员工关系管理
从广义上讲,员工关系管理是在企业人力资源体系中,各级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职能管理人员,通过拟订和实施各项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行为,以及其他的管理沟通手段调节企业和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并确保为员工、社会增值。
从狭义上讲,员工关系管理就是企业和员工的沟通管理,这种沟通更多采用柔性的、激励性的、非强制的手段,从而提高员工满意度,支持组织其他管理目标的实现。
其主要职责是:协调员工与公司、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引导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员工关系管理中包含的要素 现代的、积极的员工关系管理主要包含: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问题及投诉、员工的活动和协调、心理咨询服务、员工的冲突管理、员工的内部沟通管理、工作丰富化、晋升、员工的信息管理、员工的奖惩管理、员工的纪律管理、辞退、裁员及临时解聘、合并及收购、工作扩大化、岗位轮换等16项内容。
其中“劳动关系管理”就是指传统的签合同、解决劳动纠纷等内容;而“心理咨询服务”是现在企业中最时髦、最流行的一种福利,这项福利的产生来源于日益强烈的竞争压力; “员工的信息管理”对那些相对比较大,如几千人的公司非常重要;另外“辞退、裁员及临时解聘、合并及收购”则是稍微消极一点的员工关系管理,是用来处理员工的。
如下图。
员工关系管理的具体内容从广义的概念上看,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涉及了企业整个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从企业愿景和企业价值观确立,内部沟通渠道的建设和应用,组织的设计和调整,人力资源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等等。
所有涉及到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的方面,都是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内容。
从管理职责来看,员工关系管理主要有九个方面:一、劳动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员工上岗、离岗面谈及手续办理,处理员工申诉、人事纠纷和以外事件。
二、员工纪律管理引导员工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提高员工的组织纪律性,在某种程度上对员工行为规范起约束作用。
三、员工人际关系管理。
引导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创建利于员工建立正式人际关系的环境。
四、沟通管理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引导公司上下及时的双向沟通,完善员工建议制度。
五、员工绩效管理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和体系,执行合理的考评程序,考评工作既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成绩,有能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六、员工情况管理组织员工心态、满意度调查,谣言、怠工的预防、检测及处理,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
七、企业文化建设建设积极有效、健康向上企业文化,引导员工价值观,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
八、服务与支持为员工提供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公司政策、个人身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协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
九、员工关系管理培训组织员工进行人际交往、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员工关系管理的目的 员工进入企业、成为组织的成员后,就进入员工关系管理的框架。
从理论上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三个方面影响企业和员工、员工与员工的之间的联系,这三个方面就是工作设计、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员工激励。
工作设计是指根据企业目标和业务特点,确定每个工作职位工作内容和所应承担的职责,彼此之间的工作联系、管理关系和方式,以及承担这些工作对员工的要求。
工作设计明确了员工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才能达到要求。
员工异动,是指员工从进入企业到离开企业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员工为实现本人的职业发展计划和企业为保证业务运转的整个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以及满足企业和员工本人对工作能力要求而进行的绩效评估、能力转化和提升过程。
员工激励,指的是如何通过内外部激励手段,不断促进企业目标实现和员工个人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内外部的激励手段,既包含报酬体系、福利体系,也包含其他满足员工心理需求的措施从影响员工关系管理的三个方面,我们不难得出员工关系管理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员工满意,而应该是使每一位“权力人”满意的结论。
“权力人”应该包括顾客、员工、出资人、社会与环境,甚至包括供应商和竞争对手在内。
从目前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分析中看,他们都非常重视对企业各种“权力人”权力的尊重。
惠普的企业文化明确提出:“以真诚、公正的态度服务于公司的每一个权力人”的思想,这与IBM公司的“让公司的每一个成员的尊严和权力都得到尊重,为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提供最上乘的服务”有异曲同工之妙。
时常听到有的管理者讨论如何让员工努力工作,但很少听到管理者认真研究他们如何实现对员工所承担的义务的承诺。
包括工作的引导、资源的支持、服务的提供,更谈不上生活的关心;我也时常听到直线经理关于别的部门不配合自己部门工作的抱怨,特别是关于相互间的推诿、办事效率低的议论,不过我们很少逆向思考我自己是如何配合别人的。
试想一下,我们为什么不从自身角度改变服务观念,先让别人满意而做先行者和倡导者呢?作为管理者,我们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什么不能成为公司利益的代言人、企业文化的宣传者,而只是一味抱怨呢?当听到消极的、负面的或者笼统称做所谓员工“不满意”的议论时,我们为什么不能从公司的角度、从积极的角度、从正面的角度加以重视、加以引导、加以解决而是任其蔓延呢?这些问题或许尖锐了一点,但这样的反思会帮助我们梳理和更进一步认清员工关系管理的目的,换句话说,员工关系管理的目的是我们每一个管理者必须首先明确和弄清楚的问题。
惟有如此,我们管理者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和寻找适当的方法去面对和解决员工关系管理中的种种问题。
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一)员工关系协调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前提员工关系在公共关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企业内部一切公关工作都从员工关系开始,是因为员工是企业的主体。
企业目标的实现,绝非是某一个人的事情,而要靠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左共同完成。
实践证明,聊一个企业的员工团结一致,互相配合,其工作成果就较大,各项任务就完成得比较好;反之,员工关系处理不好,内部就会矛盾重重,步调不一,各项工作就上不去,企业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在企业中,员工是真正的中心,是企业最先需要获得理解和支持的内在动力。
在现代社会中,员工日益成为具有主导作用的独立群体。
作为一种独立群体,员工在利益上虽然与企业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但也存在着同企业的利益的差异。
一方面,员工是企业的细胞、构建和主体力量,对企业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不得不将其利益与员工的利益协调一致,以形成企业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动力;另一方面员工日益分化为独立的利益群体,存在着与企业的利益发生矛盾的一面,成为直接牵动企业,制约企业的一种力量,主导并规定着企业的行为选择。
企业之所以要协调好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仅仅由于内在利益一致性的驱使,更为重要的是双方有着不同的利益倾向,需要在员工公众利益基点上予以协调。
(二)员工关系协调是塑造企业形象的基础在很多情况下,外界公众是通过接触企业内部的员工来了解企业的,员工的接人待物,言行举止,乃至气质、风度,都直接或间接地传播企业信息。
另外,企业的员工最了解本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方式,他们不一定是推销员、服务员,但他们可以通过家庭、亲友将本企业的产品、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的信息扩散给外部公众,这样会增加宣传的可信度,更容易为外界所接受。
同时,企业的员工又是产品的消费者和服务方式的选择者,如果他们能率先购买本企业的产品,选择本企业的服务,这种现身说法的渗透和宣传比一般广告更能影响消费公众。
在美国,长期从事考察企业的专家发现,“顾客对IBM公司的忠诚是IBM工人良好服务态度的结果。
”美国的迪斯尼公司也非常重视协调好员工关系,在“使员工有高度的满足感”的宗旨下,该公司把每一位员工都称为“主人”,比如“饮食主人”、“保安主人”、“市容主人”等等。
这样做为的是使员工热爱公司、热爱工作,从而善待顾客。
IBM公司与迪斯尼公司之所以声誉卓著,在对外关系中左右逢源又在业务拓展上长驱直入,其奥妙就在于它们在员工关系的协调上有独到的功夫和投入。
因此,人们总结到:员工关系是整个公共关系工作的起点。
(三)员工关系协调是企业成功的根本条件员工关系对于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员工关系协调是企业获得成功的根本条件。
员工关系协调,必然在企业中产生巨大的内聚力。
只要关系融洽,员工就会心情舒畅、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发挥巨大的潜能,创造企业的业绩和财富。
员工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细胞,与企业的目标和利益最为密切。
企业的一切目标、利益、计划、政策、措施和活动都要通过员工的行为来加以实现和推进。
所以,员工又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离开员工就没有企业存在的基础。
显而易见,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关系。
要将员工关系视为根本与神圣,将员工关系作为最重要的第一关系来对待。
只有员工关系协调,才能发挥员工作为企业细胞的内在动力和潜能。
员工关系管理的目标员工关系管理十分重要,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个:(一)协调和改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企业的总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企业与个人目标是否一致,企业内部各类员工的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员工关系管理就是要畅通企业内部信息交流渠道,消除误会和隔阂,联络感情,在企业内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人际关系,而这种人际关系一旦形成,标志着创造了一种良好的企业心理气氛,成为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树立员工的固体价值企业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内部绝大多数人认同并持有的共同信念和判断是非的标淮,是调整企业员工行为和人际关系的持久动力,它是企业精神的表现。
员工的团体价值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对于塑造企业形象和企业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价值观念是经过长期的培养逐步形成的。
因此,通过员工关系管理,逐步地精心培育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领导风格及全体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的目标和理想凝聚在同一目标和信念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三)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通过员工关系管理,使每一个员工都从内心上真正把自己归属于企业之中,处处为企业的荣誉和利益着想,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为自己是该企业的一员而自豪,使企业内部上下左右各方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成为一个协调和谐、配合默契、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集体,这是企业内部员工关系管理的又一重要目标。
员工关系管理的重点:员工成长沟通管理员工成长沟通可以细分为“入司前沟通、岗前培训沟通、试用期间沟通、转正沟通、工作异动沟通、定期考核沟通、离职面谈、离职后沟通管理”等八个方面,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员工成长沟通管理体系,以改善和提升人力资源员工关系管理水平、为公司领导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员工关系管理误区 当全面关系管理在全球广泛流行的时候,作为企业,无不希望通过提高客户和员工的满意度,来增强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提高对企业的贡献度。
因此,对外实行客户关系管理(CRM),对内实行员工关系管理(ERM)就成为必然。
但员工关系管理管什么,对此的认识并不清晰,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
1.误区之一——“包论”包论就是只要是员工的事,就什么都管。
上管祖宗,下管子孙,外管世界观,内抓潜意识。
从员工进入企业到离开企业,不仅管结果,更是管过程。
特别是烟草行业作为一个垄断性的行业,计划经济的痕迹更为明显,把企业看成社会的观念更为顽固。
很多人认为企业就应当对员工的生老病死、吃喝拉撒睡都管起来,就应当大包大揽。
结果不仅分解精力,效果也未必理想,人际关系也是越来越复杂,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企业的管理者对此也是十分的困惑。
不管不行,不管就意味着不关心群众生活,没有以人为本,没有建设企业文化生活的积极心态。
而管也未必行。
管分明就是企业办社会,不仅不能提高企业的效益,而且严重分散企业的资源配置,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管理遥遥无穷期,犹如雪球,越管越多,越管越大,越管越杂,而且企业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攀比,不仅给企业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埋下不安定的隐患,给经营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2.误区之二——“均论”不患贫而患不均,是中国特色。
在企业管理中,大数定律表明,20%的人做了80%的工作,但是如果是20%的人拿了80%的报酬,员工则不能平衡,企业管理者也难以取舍。
因为尽管这是对贡献的肯定,但绝对是对现有分配机制和分配思想的挑战。
正因为如此,以稳定、安定为前提,对绩效的认可还是停留在平均的基础上,肯定了20%的人而得罪80%的人成为管理的一个雷池,不敢轻易逾越。
20%的人事做的多,工作中与人接触磨擦也就相应增多,群众关系本来就有些微妙,如果最后还拿得多,无异于火中浇油,陷自己于不仁不义之中。
因此,激励一旦陷入平均主义的人际旋涡,不仅难以挣脱,而且还会形成一种后挫力,加速这一旋涡的发展。
3.误区之三——“文凭论”通过员工关系管理,大力提高员工素质,成为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共同目标。
怎么提高员工的素质,误区更多。
很多人认为,提高员工的素质,关键在于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提高员工文化素质的手段,就是提高员工的文凭级别,初中成为高中,高中成为大专,大专成为本科,本科成为研究生,如此类推。
似乎文凭一高,素质就完全提高了。
只要有文凭,就会有水平。
与此同时,把学历结构作为衡量员工素质的标准全面流行。
这显然有些片面。
实行员工关系管理本身就是打造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基础上,更易于建立企业的共同愿景,通过员工个体的自我超越,改善企业内部合作的简单模式,以目标的统一来形成团队的合作,以此来系统整合企业的资源配置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学历教育是只是员工素质提高的手段之一,本质在于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提高员工个人的素质潜能,如果这些个体不能形成团队合作,那么企业的目标就如一辆不同方向受力的车,个体的力量越大,对企业的损害越大,最终除了车身撕破以外,很难想象还有其他的结果。
员工关系管理的最高境界1、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远景。
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是通过企业共同远景的实现来达成的。
因此,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是让员工认同企业的远景。
没有共同的远景,缺乏共同的信念,就没有利益相关的前提。
但凡优秀的企业,都是通过确立共同的远景,整合各类资源,当然包括人力资源,牵引整个组织不断发展和壮大,牵引成员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实现个体的目标。
企业的价值观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够表现出来的东西,是一旦违背了它就感到不舒服的东西。
因此,可以说是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的伦理基准,是企业成员对事物共同的判定标准和共同的行为准则,是组织规范的基础。
有了共同价值观,对某种行为或结果,组织成员都能够站在组织的立场做出一致的评价。
这种一致的价值观既是组织特色,也是组织成员相互区分的思想和行为标识。
所以,认同共同的企业远景和价值观,是建设和完善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2、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
企业有多种利益相关者,但其创立和存在的核心目标在于追求经济价值,而不是为了单纯满足员工个体利益需求。
因此,企业组织的目标和其所处的竞争状况,并建立企业与员工同生存、共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是处理员工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如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包括晋升机制等,合理利用利益关系就成了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
3、心理契约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部分。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施恩提出了心理契约的概念。
虽然心理契约不是有形的,但却发挥着有形契约的作用。
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和发展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而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愿望。
心理契约是由员工需求、企业激励方式、员工自我定位以及相应的工作行为四个方面的循环来构建而成的,并且这四个方面有着理性的决定关系。
心理契约给我们员工关系管理带来的思考是:企业在构建心理契约时,要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个人需求结构为基础,用一定的激励方法和管理手段来满足、对应和引导员工的心理需求,促动员工以相应的工作行为作为回报,并根据员工的反应在激励上做出适当的调整;员工则依据个人期望和企业的愿景目标,调整自己的心理需求,确定自己对企业的关系定位,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和自身特点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因此决定自己的工作绩效和达成与企业的共识:个人成长必须依附企业平台,离开企业这个平台谈员工个人目标的实现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好比大海与溪水的关系,企业是海,个人是水,离开大海,溪水是会干枯的。
这就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契约循环过程,也是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部分。
4、职能部室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门是员工关系管理的首要责任人。
在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系统中,职能部室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门处于联结企业和员工的中心环节。
他们相互支持和配合,通过各种方式,一方面协调企业利益和员工需求之间的矛盾,提高组织的活力和产出效率;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提高组织的凝聚力,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因此,职能部室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门是员工关系管理的关键,是实施员工关系管理的首要责任人,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效果,是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水平和效果的直接体现。
综上所述,员工关系管理的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主要是管理者的问题。
所以,管理者,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员工关系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管理者应是企业利益的代表者,应是群体最终的责任者,应是下属发展的培养者,应是新观念的开拓者,应是规则执行的督导者。
在员工关系管理中,每一位管理者能否把握好自身的管理角色,实现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实现、乃至自我超越,关系到员工关系管理的成败和水平,更关系到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参考文献杨君红. 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工作中的新思路. 四川建材, 2011, 37(6):177-178.张锋. 把握员工关系管理的拐点. 企业改革与管理(5):54-55.员工关系管理误区. 中国石油企业, 2005(5):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