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了过去,理顺了未来,脉脉看来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免费报名Tips:点击文末小程序加入我们,5月31日与林凡一起构建创新者思维。
超过8000万,这是脉脉截止4月底最新的注册用户量。
在职场类应用当中,脉脉也许并不是跑得最快的那个。2014年完成B轮融资时,脉脉的用户量还只有80万;2016年和2017年分别涨到了2000万和3000万;去年的品牌升级会上,这一数字又被更新至5000万。
但在“职场社交是个慢生意”成为业内普遍共识的当下,脉脉的崛起已经证明了中国职场人士对于职场社交愈发增长的需求。
“越来越多人开始愿意把自己的职业信息公开出来了。”脉脉创始人林凡向PingWest品玩描述自己的观察,从脉脉2013年上线至今,中国人的职场社交观念发生了不少变化。因为职业信息变得透明,用户进行人脉沟通的动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观念变化的另一个体现是对“职业成长”理解的转变。“有越来越多人知道,职业成长原来可以通过学习、跟同行的人交流、跟一些大牛请教来实现。”林凡解释说,“最开始大家理解‘脉脉’的价值就是找人、拉关系,这更多是从人脉连接的角度去看,但我们观察脉脉上用户在社交场内的行为,发现除了求职跳槽和找人办事外,他们日常的技能成长、职级发展需求也同样需要被关注和照顾到。”
除了大环境的推动,脉脉用户量的增长也离不开许多有益的商业探索。职场社交曾一度被认为在中国不成立,领英在中国遇冷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在探索中国人的职场社交需求方面,脉脉无疑走在了很多公司前面。
在脉脉即将步入第六个年头之时脉脉职场是什么意思,PingWest品玩专访了其创始人兼CEO林凡,他向我们分享了脉脉在探索用户需求方面的经验,以及他对于商业创新的一些思考。
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
宏观需求并不能告诉人们该怎么做
去年8月,脉脉提出了新的品牌口号“成就职业梦想”,今年则在这一使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职场就是两个脉字,一拼人脉;二拼职脉”的职场成长方法论。
这也是脉脉在探索用户需求方面的最新成果。
在什么是中国职场人士最迫切的需求的问题上,林凡认为宏观上有三方面。第一是对于一份好工作的需求,这也是职场人的最大需求。林凡解释说,“好工作”的含义不只是说跳槽,还包括希望老板更懂得自己、以自己的能力能匹配到更适合的岗位等等。
第二是升职加薪。这也符合大部分职场人士的诉求,毕竟谁都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成绩和业绩,赚取更多薪水。
第三是解决工作上的困难。对于不同的工种,所希望解决的困难也不同脉脉职场是什么意思,譬如对于销售来讲是找到一个客户,对于BD来讲是谈成一个合作,对于市场来讲是做出一个好的市场案例,对于记者来讲是写出一篇有传播力的文章等等。
“但这些都是特别顶层的需求。”林凡说,因此,在这些需求的基础上,还需要继续拆解出每一个子需求,例如升职加薪,就意味着职场人需要去提升技能、做出业绩、协调好同事关系等;这些子需求又可以再进一步细化,比如在提升技能方面,是应该提高专业技能还是通用技能等等。
“你的需求越拆越细,最后就越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大部分职场人都有一点焦虑,就是因为他有需求但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想帮助用户将以上需求梳理得更清晰的脉脉,才因此提出了对“人脉”和“职脉”的新解读。
职场人发展的核心脉络
简单来说,“人脉”指的是人际关系脉络,也就是用户横向打通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机会。以往人们理解的人脉都是指人与人点对点的“关系”,但脉脉认为人脉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被大家忽略掉了,那就是“组织”。
“同事、同学、同乡、同行、共同的朋友,这 ‘五同’很重要,这些其实都是一个天然的组织。”林凡告诉PingWest品玩,“这些组织里面的这些人,其实都可能帮得到你。”
这也是最近脉脉在App动态首页的职言区引入“公司圈”的逻辑。“职言区原来是全部行业的人在里面乱哄哄地讨论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效率可能并不是非常高。”林凡坦言。引入公司圈之后,一家公司就可以理解为一个组织,用户可以在职言区选择自己想要关注的公司(比如腾讯、微店、摩拜单车等等),关注成功后App就会为用户推荐更多该公司的信息。
这样的做法实际也是在帮用户定制内容,让用户更聚焦在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方向上,减少了不感兴趣的内容给自己带来的精力分散。
“职脉”则是指职业成长脉络,即纵向打造每个人的自我成长轨迹。这也和如今中国人职场社交观念的转变相契合。上文已经提到,职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之分的,明确这些不同的层次,个人才能明确自己的发展和努力方向。
近期脉脉在App动态首页的关注区引入“主题”也是源于“职脉”的理念。和公司圈类似,用户也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比如当前的热门主题有“不得不看的行业内幕”、“大公司热门事件速递”、“创业者思考笔记”等等,且脉脉还对这些主题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
这些主题体现的其实就是用户的子需求,而以主题的形式展现,也更易于用户理解和接受。
去年脉脉推出的“天梯计划”其实也是“职脉”的一个体现。通俗来讲,天梯计划希望帮助职场人士明确自己的职位处在行业哪个位置,未来发展转型的方向有哪些,以及不同职位的薪资待遇如何等具体问题。
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林凡向PingWest品玩透露,目前天梯计划已经从1-2个工种着手,为用户搭建职业发展的层级结构,且收到了较好的测试用户反馈。他的设想是,“在把1-2个工种做透以后,我们就可以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建其他行业和其他工种的 ‘天梯’。”
跨行业内容体系探索
相比于钉钉、企业微信这些更多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求的职场社交应用,脉脉的优势更多在于打开了职场人士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视野,这也对脉脉在打通各行各业的内容体系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林凡坦言,这一探索过程并不容易,甚至“非常艰难”。因为脉脉需要从海量的用户信息中,找到有哪些内容是大家真正关心的。
这一领域脉脉最早找到的方向是UGC,也就是在职言区让用户自发自由讨论薪资、公司文化、工作氛围等等话题。可以看出,这都是各行各业本身具备共通性的、大家都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这体现在跨公司沟通上,林凡举了一个例子,一个设计师从出版行业跳到了互联网行业,原因就是看到脉脉上很多人在讨论薪水——互联网公司的薪水普遍要比出版行业高。
但UGC并不能长久。“你可能会对薪水感兴趣,但你不会天天都对薪水感兴趣。”林凡说,他们发现UGC的内容并不是主流,因为在上面踊跃讨论的多是互联网行业用户,出了互联网行业大家就没那么活跃了,也就是说其他行业并没有形成UGC的氛围。
比UGC能更好打通不同行业的方式是什么呢?
脉脉接着引入了PGC。PGC的内容包括了新闻或专业的干货等等,帮助用户了解产业最新的变化和进展。这种引导的方法能够增加更多其他行业用户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用林凡的话说也是在用PGC带动UGC。
但PGC也有局限,因为它毕竟让用户处在了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因此在进一步理顺用户需求之后,才有了引入上述公司圈和主题的做法,以让用户在自身需求的基础上,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那部分抓出来。
所以可见,在把握用户需求层次和打通各行业内容体系上,两者其实是贯通的。
创新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在林凡看来,商业创新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颠覆性的创新并不是一个人“一拍脑袋”就能达成的事。
“时机的选择其实是商业创新过程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他对PingWest品玩说。林凡很明白,脉脉的发展需要时间,也需要把握住随时间而来的机遇。他举了一个广告业务探索的例子,“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脉脉的优势是精准的人群,可以根据人群的属性去做精细化的投放和分类。”
但问题是,当时脉脉的整体用户规模还不大,“这个阶段做精准投放我们就会发现意义不是很大,基数小,你再做精准,能分到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反而背离了品牌广告主对职场人群的曝光触达初衷。”所以林凡觉得,这一阶段走品牌广告的路线是最适合脉脉的,“不少行业的广告主会把脉脉理解为线上的‘分众’,写字楼电梯液晶屏是非常好的密集捕捉办公室人群注意力的触点,而脉脉因为职场社交平台的天然属性,也自然成为在线上场景中有效触达职场人群的绿色通道。”
对于脉脉当前的不足之处,林凡的认识也很清晰,“我们在用户心目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很全的认知,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里面可能还不是每个用户的首选。”比如,在有招聘的需要时,现在用户首先想到的依然是招聘网站。尽管招聘现在已经是脉脉的三大业务板块之一,其他两个板块则分别是广告和会员业务。
“这个问题肯定是要通过产品升级来解决,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林凡说,这当然也需要时间。
对于商业创新,林凡还认为有另外两个非常重要的点。其一,他认为好的创新机制应该是自下而上的,给员工营造更多的空间,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再者,创业也需要一些决心。“比如公司有500个人,你是投入10个人去做你觉得有意思的创新,还是愿意把500个人都押进去做这件创新?这实际上是需要一些赌的成分的,你要敢于赌、愿意赌,才能真正让一个创新涌现出来。”他说。
今年下半年,脉脉预计将启动出海计划。林凡表示现在脉脉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盘点了过去,理顺了未来,脉脉看来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想听林凡讲解更多?了解当代职场人应该如何构建创新者思维?
5月31日,林凡将出现在PingWest品玩“2019科技创新者大会(TIC 2019)”现场,发表主题为“当代职场人应该如何构建创新者思维?”的演讲,讲述自己的职场观点,为你带来硬核启发,欢迎届时光临。
5月31日北京丽都皇冠假日酒店
See you at TIC2019.
免费名额有限,速戳下方小程序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