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作者,关注度排行在首位,圈里有叫他“六神”的白骨精养成记2:我在职场的日子(下),也有叫他“六哥”的。
虽是理工男,但涉猎广泛,不断尝试各种不可能,又被称为“斜杠青年”。
穿梭在不同的身份版本里,是上市公司IT部门经理,是讲师,是咨询师,是策划人,是拆书家,是手绘老师,也是一名受欢迎的作家。
是万恶的处女座,追求完美,坚信“你若努力,全世界都会为你制造机会”。
小贴士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时间管理和习惯养成的话题;
第二部分主要是如何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学会快速阅读,精读和主题阅读;
第三部分是一些职场心得,如何在职场修炼成一个“白骨精”;
第四部分主要讲我是如何学习的,你会了解到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学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今天,小编将为大家分享本书的第一个主题:
时间管理法。
一、大神如何管理时间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很经典:
李开复老师为什么每天花那么多时间发微博?是他本人在维护这个微博么?为什么还老是整点半小时发布?
李开复先生是这样回答的:
我每半小时发一条是因为用工具定时,但是每条都是我挑的。用工具是因为我的空闲时间无法和黄金时间(早上09:00-11:00,下午3:00-5:00,晚上9:00-11:00)匹配对应,而且不能太频繁地发(会刷屏)。
流程大约如下:早上6点上微博,工具自动整理昨晚10点睡觉后8小时里面最有价值的约100条微博,看一遍,边看边决定哪些要转发点评,定时在黄金段每半小时发出(若有时效性特别重要的,就马上发;若当天微博较少,就一小时发一条)。6:30转发完毕,然后看累计投稿、累计原创、员工建议,再定时发几条。
有时间的话,看看工具里面的关键词监控和引爆话题,再去搜索一下当日大事和重要关键词,如果还有时间,就看看我最认可的几个人有没有发什么。
最后再基于工作和其他方面的感触灵感,发当日原创。7点结束。这样通常上下午约10条微博就定好了。
上面的流程,在上班时间抽30分钟来再做一次,下班后再抽30分钟做一次。一天3次,共2小时白骨精养成记2:我在职场的日子(下),就完成了。(如果有碎片化时间,也会用手机上上微博)高效吗?
二、为什么要管理自己的时间
西蒙 斯涅克在他的《从为什么开始:乔布斯让Apple红遍全世界的黄金圈法则》提到这个现象:我们看问题喜欢从现状和成果去看,比如时间管理,我们会扫描一遍自己的状态。
没时间,注意力不集中,拖延,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每天碌碌无为……对,就是拖延!
我们总是信口雌黄,说了今天要完成某件事情,就因为拖延,结果事情也没做成。让未来到来的脚步慢了半拍。
三、21天速效治疗拖延症
书中介绍了一种特别的方法,叫做“吞青蛙”:
找出你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它们就是你必须吃掉的“三只青蛙”。
利用帕累托定律,每天花20%的时间,集中精力,专门对付这“三只青蛙”。
吞青蛙
五步骤
明确你的“三只大青蛙”
每年,每月,每周,每天你都可以运用时间管理方面的帕累托定律(80%的成就源自20%的活动)来确定自己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
先吃“最大,最丑的青蛙”
我们所说的“又大又丑”指的是,这三个目标中比其他两个更重要、更困难的那个目标。
歌德说:“最重要的事情绝不能受制于最不重要的事情”。
为了专注于最重要的活动,每天至少在它身上投入你20%的时间。
每天保护自己的青蛙时间
番茄钟是专注25分钟,青蛙时间是一段时间区间。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吞青蛙的时间段,就是找到自己做事情效率最高的时间段。
把“3的法则”应用到生活
这也是史蒂芬柯维所说的“高杠杆”活动,即相对于做这些活动需要的时间,它们往往能够产生更加强大的效果。
同时也是“三的法则”的真谛所在:围绕“重要,但不紧急的”高杠杆活动组织时间。
做好每天“待办事项清单”
一项著名的研究,重点考察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批人,探寻他们高效率的秘密。
经过数千次拜访,首要因素终于浮出水面:他们都有制定每日“待办事项清单”,还有频繁审视的习惯。
一天工作结束时,他们都不会忘记为次日创建新清单。
但这还不是全部,他们不仅每天都创建一份“待办事项清单”,而且还确保每天的“待办事项”包括自己对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
四、早起那点事
不要问我为什么要早起,我只会很严肃地告诉你:因为爱情!
那么早起之后做什么呢?
第一个番茄钟:晨间笔记
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写笔记,回顾昨天一天做的事情,并进行简单总结,然后通过查看月度计划和周计划,看当前有哪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第二个番茄钟:锻炼
身体是战斗的资本,现在清晨起来不推荐去跑步。
因为这时候的空气质量最差,不懂为什么的可以看柴静的“穹顶之下”。
现在可以装一个App叫做“Keep”,很多室内项目都可以照着进行。
第三个番茄钟:阅读
早上的阅读时间更容易保持专注,也不会看得头昏脑涨。
每天用1~2个番茄钟来进行阅读学习。
我们不能瞎忙,我们得学习和观察,然后用到自己身上。
五、四个常识=一个好习惯
重要的是开始,而不是方法
其实现在市面上很多的阅读书籍都在讲如何阅读,跟阅读相关的书籍也一大堆。
但就像是大家都在教我们如何跑马拉松,却忘记了我是一个对跑步没有感觉的人。
每天都坚持谁也做不到
一旦你开始了一个习惯养成,就会有无数的“小魔鬼”在你的脑海里阻挠你,让你放弃。
21天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么?不可能的,这21天里面你一定会经历各种间断,甚至是彻底放弃。
自己给自己奖励
很多人看到网上各种“大神”晒自己的年度计划、月度计划的时候,看得热血沸腾,我曾经也是这种“脑残粉”。
看到人家做的手帐就买手帐笔记本,结果一年下来,读书的《春夏秋冬—禅趣》四套笔记本,行动派的笔记本……
买了一堆,结果每本都是热血时买的,坚持了几页,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
失败了,大不了重来
小步开始,鼓励性坚持,如果还是失败了呢?
但是失败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啊,所有的美好都是要付出代价才能得到的,一个好的习惯也是啊!
如果它值得你继续去追求,那就重来好啦。
还是那个步骤,先开始,再将目标分解为每个小阶段去实现,每个小阶段不断给自己设置奖励和惩罚。
最后,就是继续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每天变得更好一点,也就足够了不是吗?
下面是小熹自学手绘思维导图时画的
Time Management导图。
如果目标太大,那就把它拆分成数个小目标,比如先做学学时间管理!
你若努力,
全世界都将为你制造机会。
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去偷懒,
只有度过了一段连自己都被感动了的日子,
才会变成那个更好的自己!
亚里士多德说过:“是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卓越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小伙伴们,本周的共读就到这里了。作者在第一部分为我们介绍了几种时间管理法,例如“吞青蛙”法,“番茄钟”法。不妨试一试哟!
流麦书社下周会和大家聊聊“碎片化时间管理”的话题,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小编1号:小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