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修炼心法:领导的修身之术与内心修炼功法

职场话题 0 39

#以书之名#

为什么说《道德经》是一部修炼心法之书?以第十章为例职场自控力,讲了领导的修身之术。老子向世人传授了用六大内功心法,助我们平步青云、职场长青。由于篇幅所限,本篇只讲与内心修炼相关的三个功法。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大到单位机构,小到一个家庭,有人群的地方,就要有人管事儿。这个管事儿的人,我们习惯性地称为“领导”。当领导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总要有拿得出手的一面,否则大家凭什么听你指挥?但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当领导的,领导才能需要一点一点修炼。

职场需要什么样的自控_职场自控力_《职场自能量》

(一)形神合一

古人认为灵魂和肉体是分开的。肉体死亡并不代表真正的死亡,灵魂的寂灭才是真正的死亡。比如紫微斗数中的长生十二神,死亡只是人生的第八个阶段,此后还要经历“墓”和“绝”两个阶段,墓就是入墓,绝是指绝迹,也就是被人遗忘,是精神的消亡,这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所以,古人强调形神要合一。

老子说的“载营魄抱一”正是这个意思。一个躯体承载了肉身和精神两部分。按理说,精神指向哪里,肉体就要指向哪里,用我们习惯的一个词来理解,就是“知行合一”。遗憾的是,在真实世界中,绝大多数人是“形神分离”的,就是身体在干这个,脑子里想的却是另一回事。在生活中,这种情况极为普遍。

比如一个人在吃东西,脑子很可能在思考与食物完全不搭界的事,也许是工作,也许是某个人,最差还要看看电视,被动思考。总之,现代人太忙了,连吃东西都要搞个分身去干别的事。而这个时候,吃这个本应由大脑支配的动作却变成了机械动作,成了精神的附庸;长此以往,消化系统能不紊乱吗?

对于身体而言,大脑就是领导。对于团队而言,领导就如同大脑。做过领导的人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一件事情还没处理完,另一件事情又来了;一个人的问题还没解决,另一个员工又曝出新问题,麻烦总是接踵而至,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为什么有这种压迫感呢?是因为你同时要处理很多件事,大脑CPU要同时接到多个端点上,这不是超频的问题,而是多程序抢占CPU的问题。但你有没有发现,即使多程序同时启动,电脑的CPU也是排队运行程序的。而你的大脑呢?在应接不暇中,干一点这个,又干一点那个,最后发现,哪个问题也没解决。

所以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他用疑问的口吻给予了肯定的答案,灵和肉是不能分离的;一旦分离了,反而会降低工作效率。你看生活中,疲于奔命的领导职位通常不高,大领导多稳如泰山,解决事情也是一件接一件,一个问题落实后再处理下一个。所以,小领导抓行动,大领导抓落实。

《职场自能量》_职场需要什么样的自控_职场自控力

(二)控制欲望

欲望是人之天性。不可禁,但可控。这时就看出一个人的格局高低了。格局高的人,自控力强;格局低的人,往往是感性战胜理性,欲壑难填,攀比心重。

比如看别人住了三居室,自己也要住三居室;别人开了某驰车,自己怎么也得开辆某宝吧?如果大脑整日被这些信息充斥着,还能腾出空间来思考吗?他所思考的,大概率还是这些事,而自己的主业早被抛诸脑后了。

又如有的学生考试时,不是在想怎样答对考题,而是在想能考多少名,能不能比某某某考得好;等成绩出来后你会发现,他的成绩并不理想,甚至还不如那位某某某名次高。

再如我在写这篇阅读分享时,如果一直在想今天的热点是什么、读者喜欢看什么,那这篇文章很容易跑题、偏离原文,这样的分享还有什么意义呢?

你有没有发现,在生活中,越是简单的目标越容易达成。在销售团队中,当所有人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销售额,与之无关的事情都可以不做;那么这个销售团队的业绩是不是相对会很好?但如果每一项目标都去完成,甚至包括与销售无关的目标,是必会影响销售业绩。

学生也是如此。前段时间网上有一篇新闻,说有位电竞高手系某985大学硕士毕业,在高中时因沉迷网游,并没考上理想专业。后来,这位电竞高手在大一发愤图强,不仅拿到奖学金,还成功转入理想的专业学习;大二时就开始进入电竞行业,用两年时间打入职业赛;然后又在毕业前夕用两个月时间苦读,考上了某985大学的硕士继续深造,当然随后他又回归了电竞赛场,成为我国第一位拿着硕士学位的电竞高手。

这位学霸有每个阶段都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学习就专心学习,搞电竞就专业训练打比赛,所以他在两个赛道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如果他一边学习一边打比赛,那成绩还会好吗?

所以古人说“多思早夭”是有道理的。“思”实际上就是欲望的体现。古人还有一句话“又想当什么又想立什么”则是很好的反面例子,哪个都想要的结果就是哪个都没得到。

心思单纯的人成功的概率高。最典型的例子是科学家。曾经有人报道过,科学家的衣柜里有很多套款式相同的衣服,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科研以外的事情上。再比如,某档节目,主持人撒老师采访一位院士,突然发现舞台上有一块渣子,细细观察才知,是院士的鞋子一穿多年,已经掉渣了。这位院士窘迫地解释,反而激起在场观众的敬佩。

难道这位院士没有爱美之心吗?她只是把精力专注于一个目标上,无暇考虑人际关系、个人形象,这样简单纯粹的心智,正是她在科研上成功的关键。

所以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这里的“专”作“抟”讲更为适当,意为团聚之意,也就是说,聚气以达到柔和的状态,就像婴儿一般澄澈。

如果你有机会见到高层领导会发现,他们看问题反而更简单,只看关键环节职场自控力,一切化繁为简,这就是高手,能够控制欲望,自动屏蔽与目标无关的私心杂念,如同婴儿一般地看待世界,一切反而变得简单。

《职场自能量》_职场自控力_职场需要什么样的自控

(三)涤除杂念

人生就是一场修炼,而当领导则比一般人的修炼难度要高。高在哪儿呢?

普通人修炼内心,知错能改就可以了。了解自己的弱点、贪欲,一一改正就可以了。但是作为领导不行,因为领导的试错成本太高了,很容易殃及池鱼,这个代价甚至是领导本人承担不起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职位越高的人越是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正应了那句老话“高处不胜寒”。

所以老子说,当领导要学会“玄鉴”,帛书乙本写作“玄监”。在古代,“监”指镜子;“玄监”是说幽深的镜子,也就是每个人藏在心底的一把镜子。

人都有多面性格,有好,有坏,我们心底的那面镜子,实际上是我们藏在内心深处最纯真的那一面。它能帮助我们把岁月沾染的污垢涤清。当然,也有人因此得了心理疾病,就是不能接纳沾染污垢的自己。

当领导难就难在要随时拿出镜子来照一照。不是每个领导身边都有一个魏征,当然世上也没有那么多的唐太宗。或许有很多魏征,但唐太宗太少,“魏征”不是被扼杀在摇篮里,就是风吹雨打被灭了。

怎么办呢?想一直当领导,想当好一个领导,身边没有人提醒,只能自省。这样才不至于走错路,不至于承担高昂的试错成本。比如前段时间在网上爆火的那位辞退员工的国企女HR,真是一句话毁所有,前半生白努力了。

译文

灵魂和肉体融为一体,能永不分离吗?

凝聚精气以达到柔和,能像初生的婴儿一样纯粹吗?

涤除思想上的污垢,能像明镜一样没有瑕疵吗?

相关推荐: